前不久,某单位职工从高楼跳下自杀身亡。类似情形,社会上常常会听到。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而亡,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自杀成为人类第五大死因。日前,记者采访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就如何防患于未然做了解答。
方医生认为,90%以上的自杀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等,其中抑郁症是自杀头号杀手,而自杀正是自杀者的精神疾病未能得到及早诊治的最严重后果。遗憾的是,我国80%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未得到任何治疗。因此,正确识别精神疾病症状,消除社会偏见,及早到精神或心理专科就诊和正确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和监管尤为重要。许多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都有较高的复发率,自杀未遂者再次自杀的几率较高,因而对这些人群应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处理,做好心理疏导,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加强监管,对需要药物维持的要经常督促,严格按医嘱坚持用药。
早期及时识别自杀征兆并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也是一个办法。自杀者自杀前往往处于想死但又渴望能救助的矛盾心态中,约2/3的人可从其行为和态度中看出自杀的蛛丝马迹。常见的征兆有对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或写遗书;情绪明显变化,焦躁不安,哭泣、行为怪异粗鲁;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振,沉默少语,失眠;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缘无故收拾东西,与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对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应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可到专科医院或通过心理热线(电话1606188)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
据了解,服农药自杀占自杀者的58%,因此加强对农药的管理,限制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使用,缩小农药的包装,可有效地遏制这类自杀。近些年来,应用药物尤其是精神药品自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要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对有自杀意图者,药物应由家属保管。要加强对家用气体燃料的管理和使用
(责任编辑: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