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表示,初秋时节,秋风秋雨、凉意袭人,刚从炎夏走过的人们对这种天气一时还适应不了,此时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加上入秋之后,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一时难适应,这些都容易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引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对于一些心思细腻敏感的人,在秋风起秋雨落的季节,面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的情境,心中更是容易触发凄凉、孤独之感,这也就是俗话中“伤春悲秋”中的“悲秋”。
唐代诗人刘兼的一句“闲庭欹枕正悲秋”,让很多古代文人将悲秋看做一种风雅之事。可是按照现代医学来解释,与其说这种“伤春悲秋”是一种文人情结,不如说是季节性抑郁的心理问题表现。
(实习编辑 陈奕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