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也是病?

人人都有心不在焉、精神涣散的时候 ,但有注意缺陷障碍(ADD)的人与正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无法决定自己这一刻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而这与他下了多少次决心、意志是否坚强、自我约束能力高低等因素毫不相干。

我是天生走神狂

如果说《灌篮高手》中的帅男大主角流川枫是天生的“冬眠者”的话,那我就是一个天生的“走神者”。心不在焉、神思恍惚是我的气质,我的心思像小鸟,从一个枝头蹦到另一个枝头只需0.5秒钟。假如给我ABCD种种指示,一步一步照着做就能确保到达成功的彼岸,那么,我可能在刚刚踏上A条指示时就走上了岔路;确实,我没有我这个IQ应有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别的,我只是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应该集中的目标上。

当我的大脑频频缺氧

虽已跌跌撞撞地长到了29岁,但在很多方面我还不如一个孩子。我曾丢过27个手机,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方式就是把它幼稚地系在我年近30的脖子上。如果说这还算无伤大雅的话,那么,我爱走神儿的毛病却让我在公司例会上出尽了丑――老板前一分钟刚刚表扬了我的出色创意,后一分钟让我做个简单陈述时我却压根儿记不得自己做了些什么。老板很没面子,我对自己更是恼火。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不断发生,身边已没人肯相信那是偶尔表现不佳。我的事业没了前景,即使我满脑袋的精彩创意,但在考虑升职的紧要关头,老板永远想不到我。因为我总是在即将到达DEADLINE的最后1分钟告诉他,某个PROJECT的最重要部分没有完成。让我升职?别说让他信任我,连我自己都无法信任自己。

大脑不分时间、不问场合地缺氧不仅让我生活无序、职场黯淡,还从根本上动摇了我的自信心。我开始认真地怀疑自己是否能像一个正常的29岁女人那样胜任工作,担当生活。

小时候是高智商的差生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上小学。父亲是那座小城里惟一一所大学的教授,妈妈则是个作家,父母良好的基因让我从小就是个非常被“看好”的小姑娘。但我偏偏是个不能专心的“问题小孩”。别想歪了,我并不像其他典型的淘气孩子那样有多动症,或是上课故意给老师捣乱,我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身体,而且控制得很好。我每天乖乖地坐在课堂上,但却经常心不在焉――窗外的蝴蝶和操场上其他同学的体育课永远比我正听的课程更有吸引力。于是,上课的时间经常是我的大脑神游万里的时候。因为没有人发现,我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绪驰骋。但考试成绩说明了一切――我这个被普遍看好的高智商孩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却只能维持在倒数第20名左右。

我优秀的父母显然对我这个平庸的女儿很不满意,他们搞不懂我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们几乎绝望到要带我去检查IQ的地步了,直到某个大考前夕,妈妈发现我台灯下的那篇“荷塘月色”两个小时内没翻过篇儿,而我明明一直乖乖地坐在那里,口里还念念有辞。然后,我不得不跟妈妈说,这样的情况并不仅此一次。

妈妈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但那时还不流行看什么心理医生。父母对我的问题很是费了一番心思――他们指望着我的问题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控制,但是事实是,长大只给了我更多值得分散注意力的元素。

打破慵懒气质的美丽幻想

现年29岁的我日常状态是这样的。场景一12点,我在膝头搁上一本厚达500页的书,准备通宵达旦、迎接明天的职称考试。直到凌晨4点我还在挑灯夜战,不过3小时59分的时间里我对着同一页书。而我真正考虑的事情,打住,不好意思说。场景二,他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我则神思恍惚,浮想联翩,说穿了我只是在担心昨天的考试是否过了关,以致错过了那最最关键的3个字。后来,我的职称考试过了关;再后来,在我与男友对他是否说过关键的3个字的争论中各执一端的情况下,我就被他拎进了礼堂,戴上了戒指。再再后来,在日常生活中鸡同鸭讲的状况屡屡发生后,我的老公终于破灭了对所谓气质“慵懒”的美丽幻想,认识到我这个天生“走神者”的本来面目。

结婚后被迫下厨房、做家务的我,好几次差点把厨房烧成了白地(因为我忘记了煤气泄露的事实,却在厨房里点燃了蜡烛);一共也没烫过几次衣服,就已成功地毁掉了丈夫5件HUGO BOSS衬衫中的3件(因为其间有电话打来,我忙着去接,却忘记把熨斗从衣服上挪开)……在第N次家务灾难发生后,丈夫帮我清理完残局,终于忍无可忍地把我送进了医院,让我第一次面对心理医生和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缺陷障碍)。

在心理医生面前,我第一次懂得,原来我的这种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学名叫。而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个说法。

什么是ADD?

大部分人都有注意力涣散的时候,而普通人与ADD患者的区别是这种走神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它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以前人们通常认为ADD只可能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但事实上,成人、女性也可能是ADD患者。坐在你身边那个看上去乖巧安静的女子或许就是一个。

所谓ADD,就是注意缺陷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但这并不是说ADD患者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只是不能决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和场合。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比普通人更能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做到高度的专注。

而在个性方面,患ADD并不意味着过度活跃,正好相反,ADD患者往往可能是相当安静甚至是严肃的人。而另一方面,得ADD症也不意味着反应迟缓,许多ADD患者天资聪慧,反应敏捷,而且非常成功。

除了注意力分散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表明你可能是个潜在的ADD。比如在工作中,你对有很大挑战性的PROJECT非常专注,但对乏味枯燥的部分,则兴趣缺乏;家里更是搞得一塌糊涂。有时,正是工作中的高难部分治愈了你的“注意力缺乏症”。所以,有注意力缺乏及紊乱症的人往往是那些智商比较高的人。

另一种情况是,比如你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欲的人,总是渴望作画、写小说,但每次却又不肯付诸实施,因你总觉得自己缺乏自律精神,或是缺少强烈的动力,借口多多。更有甚者,你甚至怀疑自己有轻微的抑郁症。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是ADD。ADD患者一般有很强的创造欲,但正是受ADD的影响,他们的创造欲不得发挥,于是导致他们更加抑郁。如果不及早明白这个道理,ADD可能真就导致了抑郁症。

心理咨询的结果让我和先生都放下心来。心理医生在确诊我是典型的ADD患者后,开玩笑说我得感谢自己这种天生乐观主义性格,ADD对这种人而言其实更像一种气质,而不算什么病。所以不必过虑,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陷并积极地改善它。因为只有接受自己,与自己为友才是重塑新生活的前提。而对那些天性抑郁的ADD患者来说,则需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