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殿正面上的碑铭是短短的几个字–“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着更为重要,更为深奥。”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意味着一个人真正做到功过分明,实事求是,既不在别人的溢美之辞中忘乎所以,也不因他人一时的否定而自暴自弃。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我的时候,一定要跳出自我的藩篱,跳出“庐山”,用真实、客观、诚恳的态度理性地分析和审视自我。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别人的夸奖和赞许。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将对别人赞美的偏爱称之为自我肯定的需要,但是过分地执迷其中会和认识自我产生冲突,让人辨不清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一代巨匠爱因斯坦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函,信中极尽赞美之词,诚挚地邀请他去担任以色列总统一职。爱因斯坦作为犹太子民,倘若能够当上犹太国家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三生有幸、光宗耀祖的好差事。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这份邀请。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我们虽不必强求自己同爱因斯坦一样睿智,但我们却可以从他身上学得认识自己的那份清醒。
像贝氏长传一样自我定位
1991年,英国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预备队教练埃里克·哈里森一如既往坐在更衣室上面的二楼餐厅,透过窗户观察训练场上少年队球员的比赛。突然,一个少年试图用一个50码开外的吊射进攻对方的球门,埃里克坐不住了,他猛地推开窗户,冲着少年吼到:“喂,你这个愚蠢的小混蛋,别再试着踢那些好莱坞式的长传球了!”短传配合在球场上更容易破门得分,这种长传球在正式比赛中很难给对方球门造成威胁。
但少年没有因为教练的怒吼而放弃自己的长项,被称为“喜欢长传的人”,他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定位。1996年8月17日,在曼联与温布尔登的英超比赛中,少年在本方半场接麦克莱尔传球后突然起脚射门,皮球以一道美妙的弧线飞越整个半场,并在门将的手和球门横梁之间坠入球网。那个少年也因为这空前绝后的一脚一夜成名。他正是大卫·贝克汉姆。
自我定位是自我沟通的重要部分。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内容都是彼此迥异的,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潜力和特质。无论你的生命出身如何,相貌几分,学历高低,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找准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且坚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