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自我协调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最主要是通过与环境中所出现的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逐渐产生自我概念。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但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

罗杰斯把这种条件称为价值条件。价值条件的反复出现,儿童就会将他内化为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准则。但此时间问题就会发生;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往会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的经验(如愿望或体验)的评价,于是和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自我的协调一致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当一个人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不协调,个体会否认或歪曲经验,就会导致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等适应不良的状态,出现心理失调。例如,一个人意识到”我是怎样的人”,同时又认为”我不该是这样”,内部的紊乱就不可避免。所以治疗的宗旨就是要把不协调的自我装变成协调的自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