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心理的表现和应对

考试紧张=考试焦虑?

考试紧张与考试焦虑是不同的。考试紧张反应可以是正常的即紧张反应适度,这时能使人精神旺盛、注意特别集中、思维特别灵活、记忆特别清晰,从而顺利地完成考试任务;考试紧张反应也可以是异常的,即紧张反应过度,这时就会使人感到特别紧张而发生注意范围缩小、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现象。考试焦虑症的过度紧张反应是已经固定化、习惯化,并已扩展到整个考试与复习阶段,且有突出的、强烈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会降低考试效率,使“应考能力”下降,但这种状态又无法摆脱,常有一种失控的感觉,甚至会使身心健康受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U型关系。

考试焦虑症一般表现在三方面:

1.心理异常、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反应迟钝、思路中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

2.行为异常、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

3.躯体异常、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那么,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发生考试焦虑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避免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考试焦虑症的发生。

1.认知错误,前途的关系,因而造成情绪过份紧张。

2.缺乏自信、智力不如他人,或准备得不够充分,担心自己不能取得好成绩。

3.复习不充分,而又想考出好成绩。

4.目标过高,如“一定要考到某某学校”或“一定要超过某某人”等等。

5.失误或失败的经历,这次复习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上次考试的紧张情形,就很有可能变得更为焦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