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离开父母,走进大学校园,独自面对人生的新阶段。他们在生活环境、学习方法、心理地位等多方面都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教育界人士说,由于他们此前偏重于接受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缺少心理方面的辅导;同时,目前的大学新生大多是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在调适心理方面更为艰难。
缘此,由心理健康引发的大学生社会问题屡见报章,如今年七月,北京大学一名曾患抑郁症的男生从宿舍阳台跳楼身亡,而今年上半年,北京已有十五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发生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杀四名同学案更令各界震惊,也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强烈关注。
中国官方对此高度重视,强调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注意抓好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促使大学生们形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卢雍政在今天的《手册》发放仪式上表示,要广泛发动社会资源,积极营造氛围,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希望青年学生们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善于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创造美好,享受快乐,勇敢地面对人生”。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