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合交往论建立在康波(A.W.Comb)和斯尼格等学者的有关研究基础上。
1.交往中的个体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个体对他人施予的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应,采取适当的交往行为。
2.场合交往论强调特定的情景、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并由此推演出特定情况下“对情况的解说”;或是由于“主角的观点而产生的行为所构成的情景”,“在情景下产生的行为”等等。所以场合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行动。
场合交往论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化、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以点遮面,以偏概全,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