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冲突对神经衰弱的发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所有心理冲突都会引起本病的发生。因为心理冲突引起发病,常和心理冲突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本身的心理素质(即病前性格特征)以及患者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有关。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会遇到愿望挫折和心理冲突,出现头昏、脑胀、心悸及失眠等烦恼反应,但不一定都患神经衰弱。因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能否导致神经衰弱,要看一个人对心理冲突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对困难处境的改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由于人们的个性、年龄和生活经验不同,其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别。
一般地说,自幼经过困苦和挫折磨练的人,适应能力强些。自幼受到娇养,未受过挫折锻炼的人,适应能力就弱些。前者能正确对待愿望挫折和心理冲突,不致于被困难处境所压倒,能退一步着想,改变客观现实与愿望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调和缓冲心理冲突,不致引起心理上的严重失调;反能“吃一堑,长一智”,变压力为动力,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后者在遇到心理冲突不能解脱时,烦恼反应长期待续下去,就产生了疾病意识,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致使烦恼反应进一步加剧,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
譬如,高考落榜之后,有的人灰心丧气,指不起头,直不起腰,整天闷网不乐,焦虑不安,甚至走向绝路。有的人则能视失败为成功之母,道路就在自己脚下,因而更加发奋勇往直前,终于后来居上,如愿以偿。
同样一件事,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认识的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