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读,但是,人们对于这类病却是一直都很模糊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对15-23岁之间的六十二们还未开始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患者对自己的识别几乎为 0,而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却也不到%,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也仅为15%左右。
网友16岁,我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可自己一直得不到好的治疗!长期都服用那些什么赛乐特,可都吃了一年都没什么作用!我想患病原因是自己当初有手淫,整天想着怎戒怎戒,导至自己思想混杂!终于有这病了。我被这病折磨得很辛苦呀!与家长长期吵架,没朋友,被孤立了。自己的脾气也很差了。脑子经常不兴奋想不到问题!导至学业一落千丈。今年中考就是一些脑子不灵科全杂了!啥也没考上!我之前是级里的尖子生呢!我都不知怎办怎办!不太敢在医生前说啊!我的脑子很辛苦呀!经常都是抑郁,很不兴奋!记忆力连猪都不如了!在校总得不到老师的理解,经常被人笑我神经病!写这篇东西我都很用力才写出的!求助了!现在我这个病怎办!我真的很难受呀!!!!!!希望你能给些专业意见我了!我经常个脑子都想很低落!!!!
专家解答,但对难治性双相抑郁的治疗规则还未达成共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一线治疗有两个重要不同点:
①双相抑郁急性期治疗中情感稳定剂占更突出地位;
②要注意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患者潜在的情感不稳定作用。
③处方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Ⅰ型和Ⅱ型患者的危险效益比也不同。
大多数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或治疗规则都推荐情感稳定剂,尤其是锂盐或拉莫三嗪作为双相Ⅰ型抑郁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严重抑郁患者,要考虑再联合应用一种抗抑郁剂;对双相Ⅱ型抑郁,推荐将锂盐或拉莫三嗪加抗抑郁剂作为一线治疗。
对双相抑郁的预防,大多数指南都推荐在急性期使用抗抑郁剂,病情缓解后要尽快停用。但最近有证据表明,情感稳定剂合并抗抑郁剂长期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更有帮助。服用情感稳定剂同时继续服用抗抑郁剂的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复发率更低,但不增加躁狂的发作。因此,对抑郁占优势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感稳定剂合并抗抑郁剂的维持治疗方案可能更有益。
问题引伸,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1.要换环境
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
2.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
3.心事重重
整日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即使是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也是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
4.似病非病
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无好转迹象。
如果青少年出现了一些上面所述的症状时,希望父母能够注意,警惕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必要时应到专科诊治,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青少年心理上的认知错误表现,人的思维往往缺乏逻辑性,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异常。造成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错误,大体有8种现象:
1.自卑心。有的人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2.走极端。这种现象表现为走极端,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这种人一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不具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3.变色镜。有的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暗淡无光。
4.公式化。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幸,即认为困难、不幸会重复出现。
5.失锐气。这是一种人为的情绪失调,把别人的真心赞美当作阿谀奉承,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想入非非,毫无根据地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6.疑心病。有些人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病临头,遇事往往自我断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7.消极化。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尤其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8.谬推断。有的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生活中总是过分夸大自已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
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其影响之容易,可以从“流感”二字看得出来。
小编有话说,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使用一种由精神病专家艾伦?贝克博士倡导的认知心理治疗手段,就是让抑郁者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逐步改善心境,从而使生活重归欢乐。
抑郁者要想消除抑郁情绪,首先应该停止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埋怨,明确自己的认知错误,来源于以感觉作依据来思考问题。因为感觉不等于事实。
每当你焦虑抑郁时,切记以下5个关键步骤,尝试努力一下:
1.瞄准那些自然消极的想法,并把它们记下来,别让它们占据你的大脑。
2.读一遍本文提及的8种认知扭曲的模式,准确地找出你是怎样曲解事实的。一定要击中要害。
3.用更为客观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认知,彻底驳斥那些让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寻找烦恼的谬论。
一旦开始这些步骤,你就会感到精神振奋,自尊心增强,无价值感就会烟消云散。
4.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每天结束后填写回顾、分析日记,既能使你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处境,又能给你带来活动后的满足,逐步消除懒怠与内疚。
5.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坦然对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良好。
矫正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改变认知错误现象,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一旦你对周围事物能做客观的分析后,对现实生活就有了正确的领悟。那么,你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会豁然开朗。
小编结语,但不会由于一时的认知偏差,造成感情挫伤,失去对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