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在心理学上,又称“心理病态人格”,指非精神病的人格适应缺陷。患者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 “脾气古怪”感。其主要特征:1.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2.常把自己所遇到酌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误,3.把自己的想法置于首位,不考虑他人的情绪和态度。4.行为后果常伤及别人,使左邻右舍不得安宁,而自己却泰然自若。5.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没有自知知明。6.走到哪里,就将自己猜疑、仇视或固有的观点带到哪里。人格障碍的形成与生物遗传、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此症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一些学者认为,人格障碍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基本形成。父母的离婚、遗弃、虐待、专制、忽视、放纵及社会的不良影响,是重要的生成因素。
人格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行为、认知、疏导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应环境的训练,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改善,选择适当职业的建议,优点与缺点的发挥与克服,都可以配合应用。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只有临时起缓解作用。镇静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的酌情选用,但不宜长期服用。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