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性越轨行为

早恋的孩子如今越来越多,家长老师的压制往往起到的只是反作用。秘密的幽会使他们感到更刺激,爱起来也更热烈。如果伴有接吻、抚摸,一旦激起强烈的性冲动,再要控制就十分困难。这尽管不排除纯情少年间的偶发性越轨行为,但亦有相当的女孩子就此稀里糊涂,成了某些居心不良、品性不端者的牺牲品。

失身又被抛弃的女孩若处理不当,是极危险的。一方面她们就可能自卑失落,一蹶不振,阴影难消;另一方面她们中有不少人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或为金钱性欲出卖色相,或为报复男性,纵情声色。

在如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为钱卖身的女性青少年并不少见。也许,在第一次卖身时,她们尚存的自尊心和道德感,还会令她们追悔、内疚,但一旦迈出了第一步,往往就会越陷越深,走上性犯罪的道路而无法自拔。的确,放弃了传统道德和贞操观,不去考虑自身的尊严,有什么比卖身更容易来钱的呢?然而人毕竟是人,许多出卖肉体的女性,尤其是受过较好教育的女性,内心会有一丝挥不去的自卑感和孤寂感,但陷进去的又有几人能自觉地回头呢?

给青少年多些爱护

无论孩子的性越轨是自发的,还是暴力被迫的,当周围知道事实后,首先应避免的是感情用事,雪上加霜。特别是父母,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受到冲击的孩子认为自己再也不纯洁了,父母的关心爱护便是使自己重新振作回头的首要条件。

尽管父母生气、情绪激动,但一味就此攻击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一错便没有生路,只有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了。"小色鬼"、"小骚货"这种污辱性的"贴标签"做法,只能使孩子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偶尔的过失变成了问题行为,进而发展成为性犯罪,我想这不会是家长所愿看到的吧。

其实,事后的关怀只能是亡羊补牢,事前的爱才更为可贵。以前面提到的第二个个案为例,如果那位母亲能平等地对待子女,多给女儿一点爱,想必小兰是继不会走上歧路的。如果家庭多些温暖,父母多些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机会,那尚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人就能更乐意地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指点,能更注重从家里寻求情感寄托,而不是去和一个外人打交道。

与孩子共同思考性问题

也许大人们会觉得尴尬而难以启齿,但与其逼着孩子去作自我探索或一无所知干出蠢事,还不如主动去上好这青春期必修课。父母应配合学校的性教育做些工作,尤其当学校的生理卫生课并不到位时。性的知识,对性的态度和思考,这些都是大人应教给孩子的。认真地与孩子谈,让孩子觉得这是件严肃的事,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他证明这一点。这样,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熟的人。

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隐瞒、避讳,或者简单地对性问题用"应该"、"不能"加以限制的做法是完全过时而行不通的。在一个对性讳莫如深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对性抱有扭曲的趣味和心态。

从生理上看,青少年是人生进入成年期的前一站。在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已开始试着更深入地把目光投向自身和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很必要的,而性心理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理由让它滞后或空缺。我们不能只在发生问题后去指责孩子,如果孩子没能健康成长,那家长就必须为他们自已的无知或漠视负责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