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首倡“园艺助心” 培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日前率先推出“园艺助心”行动,通过鼓励同学们在校园内亲手种花、种菜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心理辅导如情绪疏导和减缓压力,同时提升大学生在认知、社交、情绪、身体及精神和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南开大学无偿开辟了1800平米的绿地,用于“园艺助心”心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这一举措在全国高校尚属首例。

这两天,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大二学生王磊开始和其他慕名参加的同学们一起,在学校西区学生公寓东侧已经开垦好的园地里,忙碌着移植花草前的准备工作。他说,其实每到临近考试或遇到磕绊,自己也会有情绪低落、紧张、无助的时候,一株小花也许会是个很好的“精神寄托”。

据了解,学校鼓励同学们以“护花志愿者”的身份自愿参与。同学们只要报名,就可无偿选种或领养自己喜欢的植物,在专业人员和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下,打理花草并接受相应的心理辅导。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说,许多优秀的学生往往理性思维缜密,而感性通道却常常闭锁。在走进自然、感受鸟语花香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感觉通道容易被开启。感悟生活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份享受。“园艺助心”可以通过花卉及蔬果种植、干花手工艺、治疗性园景设计等活动,利用接近植物以及接近自然帮助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增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强调园艺栽培过程中所得到的生理及心理、精神多方面的收益,从而促进同学们在认知、社交、情绪、身体及精神和创意方面的多维提升。

据了解,南开大学首倡倡导的“园艺助心”心育模式借鉴了医学上的“园艺治疗“的理念。“园艺治疗”发端于古埃及,当时的医生让情绪波动的病人漫步花园,借以稳定情绪。19世纪“园艺治疗”传入美国,至上个世纪20、30年代,随着广泛应用于不同对象,这种治疗方法得到进一步认可。倡导和谐自然的今天,“园艺治疗”正逐渐被接受并实践。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