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售票员的职业暴力心

事件6时30分许,一辆741路公交车行至南三环洋桥东南角时,一男性乘客与售票员发生冲突被连扎7刀。伤者女友称,因车上人多拥挤,男友衣袖不小心蹭到售票员女友,随后发生冲突,售票员拔刀伤人。

事故现场

事发地点位于南三环洋桥东南角。直至昨晚7时,出事车辆仍停靠在路边,乘客均已散去,两辆警车停在公交车正前方位置,一名警察上车检查情况时,司机打开车内的照明灯后,透过车窗便可看见售票员座位前方的地板上还有数十滴红褐色的血迹。

据附近一名围观的男子介绍,下午6时30分左右,自己在附近遛弯时,看见一辆741路公交车突然停在路边,车上乘客一拥而下,接着就听人说车上售票员因为女朋友被人蹭了一下,跟一名乘客打了起来,售票员用刀子将乘客扎伤。该男子说,急救车很快赶到现场,将受伤乘客拉走。

现场处理事故的一名警察确认有乘客受伤,并称售票员就在他们的警车里。现场一名身穿公交制服的工作人员称,他不是事发公交车的司机,对情况并不清楚。

伤者女友

昨晚8时30分,受伤的乘客小吕(音)正躺在右安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一名等候在外的亲属表示,小吕前胸及后背共被扎7刀,其中5刀在前,两刀在后。

不久,小吕的女友和母亲先后赶到医院。据伤者女友介绍,事发时她刚放学,跟小吕一起乘公交车回家,因为车上人比较多,公交车刹车时,小吕的衣袖不小心蹭到售票员女友的肩膀上。

小吕的女友说,自己向对方道歉后,对方不仅骂骂咧咧,售票员还从卖票的包里抽出一把折叠水果刀,打开后就朝他们扎过来,“他当时还说‘什么工作也不干了’。”小吕的女友说,看见对方抽出刀子后,自己就赶紧打电话报警,但挡在前面的男友还是被扎伤。

右安门医院一名医生介绍,伤者胸口和背部均有伤口,其中一处伤及肺部,伤口缝合后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公交公司

事故发生后,741路公交车所属的双层客运分公司相关领导很快赶到医院,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凯表示,首要的工作是为伤者治病。

这不是最近发生的第一起恶性公交车售票员与乘客的暴力事件了,在2005年10月4日下午,当时朱玉琴下班随车回家,她是以乘客的身份和一个少女发生纠纷,将少女掐死……

这些事件所反映的可能是少数人的过激行为,但是,这些少数人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种投射,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的极端体现,我们把这些向乘客“泄愤”的售票员心态称为“职业暴力心态”(以下简称“职暴”心态)。仔细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遇到过因为几句口角售票员与乘客发生争执,售票员对着乘客大吼大叫的情形?或是乘客发泄不满下车之后,原本沉默的售票员开始破口大骂的情形?

“职暴”心态不只体现在售票员这个群体,那些“狗仔队”和演员之间的相互施暴,舞厅保安与来客之间的斗殴,狱警与服刑犯人之间,甚至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严惩,都可以算是职业暴力心理的一些体现。而这种心态的根源,则是深度“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

首先,“职暴”心理的背后蕴涵着施暴者对自身职业、地位、待遇等的不满,这种不满导致心态极度压抑,于是通过向职业对象施暴来释放。而且,“施暴”是一种惯性产物,如果任其肆意发展,很可能成为该职业群体中习惯性的“泄愤”通道,转变为身体暴力,甚至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其次,售票员这个职业还是具有其特殊性、辛苦性以及奉献性的。集中表现在,售票员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时间、工作步骤;必须在分外拥挤、繁杂的车内进行工作;他们工作时间较长,工作过程重复乏味,而且工资待遇也相对较低,这一切都是造成他们“职业枯竭”和“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女售票员,更容易情绪波动大,容易烦躁,此时,她们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常会因为一句话不顺耳就火冒三丈。这就涉及到售票员与乘客之间换位思考、彼此忍耐的问题。作为乘客,是不是也需要体贴一下售票员的特殊工作性质,尽量服从管理,跟售票员达成默契,而不要动不动就发生冲突。同时,售票员不必为了维持秩序而过分急躁,保持平和,压低声调也有同样的管理效果。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有的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这或多或少能帮助公交司机和售票员调节情绪,转移他们对烦躁的注意力。而乘客也可以通过看看电视,打发车上无聊的时间,舒缓早高峰时的烦躁心情或是工作一天的疲劳。另外,建议乘客在车上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公交集团和相关机构是否能采取一些更为有力的措施,避免一些线路或是个别时段的一趟车内过分拥挤的情况,提升公交车的舒适度,为售票员和广大乘客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工作和搭乘环境!同时提升公交车的舒适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有车族搭乘公交车,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减轻高峰时期路面的压力,减少路面拥堵,可谓是一举多得!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