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

漆老师:杨老师你好!我今天看到你的那篇《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打架怎么办呢?》这篇文章,我也是名小学教师,我在教学中教导自己的的学生,他们都听我的。可是我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啦,喜欢在班上动手打小朋友,我每次教育他的时候,他都能认识自己的错误,答应我改正,可是过不了几天就会重犯,老师经常打电话给我,我自己都觉得不要意思,自己也是做教师的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请问你能帮帮我吗?

杨永龙:漆老师你好!首先我要说的是孩子打人通常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这是孩子想和对方进行交流,却不知道正确的交流方法是怎样的,所以用推一下他人或拍一下他人的行为来探究交往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要过多地深究对错问题,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坏学生”的标签,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相互打架既是玩乐,又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打球没什么不同。大人没必要去阻止,更不必干预其中——因为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打架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并不伤感情。也就是说孩子之间的打架是无心的玩闹和探索,更是对人际相处的经验的积累!

再次,我们要与孩子的班主任搞好关系,因为孩子的人际交往是一个认知学习和纠正的过程,孩子打了人之后给老师承认了错误,也给被打的同学道歉了,就及时表扬,鼓励孩子跟被打的同学做好朋友,同时教育和指导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商量,只有跟大家都相处好,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发现孩子有一天没有打架,老师就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奖励一个遵纪小红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比如三天没有打架、七天、十四天(每次都奖励遵纪小红星),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逐渐不打人了。

最后,建议你带孩子去医院给孩子检查一下是不是微量元素缺乏或超标,比如锌缺乏或铅超标,都会导致孩子好动、好斗。

漆老师:谢谢杨老师,我今天去和他班主任交谈了,也是这个意思,我希望班主任在他帮助同学或者没有发生打人现象能表扬他,我自己也在家里给他小红旗,希望能有效果。

我儿子是个比较好动的孩子,性格也外向,上课也不怎么专心,是个让老师很操心的学生,学习成绩还是可以,就是习惯不好。我就怕他老师放弃他,经常在学校批评他,这样他心里上觉得老师同学都认为他是个调皮孩子,成了一种油条。呵呵,我又不好意思和他班主任这样说。

我带他去**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查来,没有多动症,含铅偏高,现在在服药。

杨永龙:你说孩子“习惯不好”,我不知道你所指的具体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指和小朋友在一起推一下他人或拍一下他人的行为,那么我认为你的看法有失偏颇。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天真、好奇、充满对各种事物的探究等,所以我认为这是天性使然。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习惯培养,我认为应该注重良好的道德习惯——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爱护幼小,勤于做事,节俭节约等。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学习,就说孩子爱看书,爱问问题;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作业认真细致,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高质量高效率(学习时间尽可能控制在30分钟左右),玩的时候自由自在、扯破天地的尽情玩耍和嬉戏;学习方法的培养(紧扣预习——学习——复习三个环节)。良好的生活——①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定时进餐,定量进餐(如每天必须吃三餐),不乱用保健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②卫生习惯:常早晚洗手洗脸、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男女孩都要有勤洗澡、勤用水的习惯等),书写用眼习惯(执笔方法,写字姿势——“注意三个距离: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笔画、速度等,不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③作息习惯:如按时起床,按时睡眠,按时作息……。

台湾教育学家高振东先生认为:“孩子三岁前学好语言,三至六岁行成个性,六至十三岁调整习惯,有些孩子在十三岁后还存在的恶习就会要伴他终身了”。所以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着力培养以上方面的行为习惯是给常重要的。

漆老师:听了你的建议,我发现以前我对他的教育方式真的要改变了,我也会按照你所说的办法去引导他,谢谢你杨老师。

漆老师:杨老师,最近因为学校要考试了,很忙,都没有给你说声谢谢我根据你的建议执行,效果不错,孩子已经四周没有打小朋友啦,学习也不错,这几个单元测试都考了一百分。非常感谢你,我也要改变我的教育观点了

杨老师,今天孩子的老师打电话来说,我孩子进步很大,又有一个多月都没有打小朋友啦,在此对你说声:“谢谢你杨老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