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汶 译
我爱缅怀过去。我和亲友在一起的时候总爱重复说起昔日的趣事,好像那次在瑞士因特拉肯的死亡经历,我们决定驾机器脚踏车穿越山岭的狭道 (记起吗?),与大型货车在山路上贴身而过;又有一次女儿问我可否替我梳头,当她雀跃地攀到我背面的时候,沉默良久,然后很担心的说: “Daddy, 头发在哪儿?”;或那一次在教堂里,一位年青人在布道后对着咪高峰大叫 “Hasta la vista, baby! (再见,宝贝!)”,我在说第30次时仍好像说第一次时般笑破肚皮。
我和太太也爱谈论将来。我们喜欢勾划一幅又一幅的图画,猜想怎样才可使之实现。我们曾说过要住在太浩湖 (Lake Tahoe)附近;我们曾谈及要搬进市区 (首都华盛顿);我们更说要在托斯卡纳 (Tuscany) 的别墅住上一年或以上。
最后当我们到北卡罗内纳的外堤作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时,我们爱整天只躺在沙滩上,无所事事。我个人的习惯是到达沙滩便脱下手表,在离开时重新带上。
以上所有都是细味生活的形式。细味生活定义为所有可以产生、强化、或延伸快乐时光的想法和行为。换句话说,细味生活是一种可触及或延伸正面情绪的路径。
Fred Bryant博士 (“细味生活”这专有名称的始创者) 说细味生活可因应事件的时间性而透过三种形式实行。有些可透过缅怀过去以细味生活;有些可透过憧憬将来以细味生活;有些则活在当下。通过研究,Bryant博士证实细味生活非常有益和健康,常常细味生活的人一般都比较快乐和对生活感到满意,他们比较乐观,较少感到沮丧。
所以当您下次与亲朋聚会时,请着大家细味生活!当大家开始说起往事 (过去),花点时间细味那一刻 (现在),留意房间内的正面情绪。随后,向前看并开始策划下次细味生活派对 (将来)。
话说回来,我的女儿一直找不到我的头发,但我们继续期盼与找寻,并细味这些小小的珍贵时刻。
参考书目:
Snyder, C.R., Lopez, S., (2007).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Strength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ubomirsky, S., (2008). The How of Happines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New York, NY: Pengu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