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专业介绍与排名

美国心理学专业介绍与排名

美国心理学专业 TOP 10 介绍

原刊于《新东方英语》2005年3月号

一、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简介

在美国, 心理学主要分为四大领域: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在美国,进专业心理学院比较容易,但国外学生通常没有奖学金,毕业后找工作也不如名校的学生有优势。对于那些家庭富裕、又不愿考GRE的学生来说,进专业心理学院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有实力,最好报考著名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博士不好考,但只要考上,一般就会有奖学金,足够支付基本的生活花销和学费。

想出国学心理学专业,最好有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本科教育背景。临床心理学注重是否有相关的志愿服务、实习或工作经验,而注重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更注重研究的经历。

二、美国心理学专业的排名

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排名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研究生授予单位负责人和该领域内科学家的评价;二是各种统计指标,如教授的水平、研究情况、学生在入学时和毕业时的水平等。

以下是美国心理学四大领域的分类排名:

1.认知心理学专业排名前 5 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

2.发展心理学专业排名前 5 名的是: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弗吉利亚大学心理系;

3.实验心理学专业排名前 5 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和耶鲁大学心理系;

4.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专业排名前 5 名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宾州大学心理系、俄亥俄州保龄格林大学心理系、马里兰大学心理系。

三、主要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介绍

l斯坦福大学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课程主要涵盖以下领域: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而不包括临床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和超心理学。

该系有 12 个实验室,主要的有婴幼儿研究中心、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文化和情绪实验室、心理生理学研究室等。

申请者的所学课程、 GPA 、 GRE 成绩(包括心理学单项考试)、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都是被考虑的因素。该系每年录取大约 15 名新生。

l密歇根大学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被录取为博士候选人的学生如果达到一定的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

录取委员会考虑的因素有 GRE 成绩( GRE 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推荐信、 GPA 。

主要学位课程涵盖以下领域:美国文化( Ph.D. )、生物工程学( MS 、 Ph.D. )、传播学( Ph.D. )、教育和心理学( Ph.D. )、神经心理学( Ph.D. )、社会工作和心理学( Ph.D. )、城市、技术与环境规划学( Ph.D. )、妇女研究( Ph.D. )。

l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

该系主要是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课程涵盖以下领域:生物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和精神病理学、认知和生物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差别心理学 / 行为遗传学、工业 / 组织心理学、人格研究、心理测量学 / 计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其中只有心理测量学还可授予 MA 学位。

该系 2004 年在 446 名申请者种录取 59 名,女性占 68% 。 GPA 平均分为 3.67 , GRE 平均分为 1355 ( V-625 , Q-730 ), GRE (心理单项)平均分为 710 。

该系研究资源丰富,下属研究机构有:认知科学中心、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心、个体和社会研究中心、兴趣测量研究中心、明尼苏达双胞胎和收养研究中心、明尼苏达双胞胎和家庭研究中心等。

l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

该系授予三种学位: MA 、 MS 和 Ph.D. 。博士学位和 MA 学位课程均涵盖 8 个领域:生理心理学、脑和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计量心理学、社会 – 人格 – 组织心理学、视觉认知和运动表现心理学。 MS 学位课程均涵盖 2 个领域:个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计量学。

申请者本科最后一个学年的 GPA 至少要达到 3.0/4.0 。如申请博士学位,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至少修过 15 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 1 门心理学实验课程、 1 门统计课程、 1 学年其他实验课程。录取委员会还会考察申请者的 GRE 成绩、推荐信等。如果申请者还修过除代数外的其他数学课程、以前有过相关研究经历、职业规划明确,会被优先考虑。 MS 学位申请者的本科专业应为应用心理学或应用心理测计量学。如果申请者的母语不是英语,还必须参加 TOEFL 和 TSE 考试。

l耶鲁大学心理系

该系主要有 5 个研究领域:行为神经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 人格心理学。下属研究中心和项目有:布什儿童发展和社会研究中心、食用和体重失调中心、家庭电视研究和咨询中心、精神系统科学研究项目、 PACE 中心、 21 世纪学校项目等。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 GRE 成绩( GRE 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成绩单、推荐信、研究成果实例。

l哈佛大学心理系

该系 只授予博士学位,但该校的教育学院会授予单独的与心理学相关的硕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的也可申请心理学博士学位。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 GRE 成绩( GRE 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该系录取学生的平均 GRE 成绩为 1350 )、成绩单、推荐信、以及研究兴趣和潜力。鉴于该系的研究方向偏向计量分析,所以申请者最好在本科阶段修过数学和统计相关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行为神经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该系立志于培养学者型的研究人才,下设 4 个学院:人格和社会研究学院;认知和脑科学学院;人类发展学院;工业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课程主要涵盖 4 个领域:临床心理学;认知、脑和行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 人格心理学。

该系年均录取比率为 5% 。申请者的前期相关经历、推荐信、个人陈述、 GPA 、 GRE 成绩(包括心理学单项考试)等都是考虑的因素。该系尤其看重申请者的前期研究经历。

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一般来说,具有心理学学士学位的申请者会被优先考虑,其他专业(数学、物理、生物和社会学)的也会被考虑。申请者须参加 GRE 考试、 GRE 心理学单项考试、 TOEFL/IELTS 考试。如果要申请 TA , TSE 须在 50 分以上。

下列学位获得者不得申请:三年制的普通学位获得者;会计、商业、图书管理、社会工作、体育、健康教育等专业的学位获得者;技校、职校或专科学校四年制学位、文凭或更高证书的获得者。

1998-2002 年,年均申请者人数为 463 ,年均录取人数为 60 ,录取比率为 13% 。国际学生比率为 9% 。

l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

该系授予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有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 人格 / 健康心理学。此外,心理系、社会和决策科学系还有一个 Joint Program ,授予心理和行为决策科学的博士学位。对认知神经学感兴趣的学生还有资格参加认知神经基础中心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神经学、计算神经学、系统神经学、细胞神经学、分子神经学。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推荐信、 GRE 、 TOEFL 、 TSE 成绩。

l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系

该系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脑生物与行为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和认知神经学、发展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下属 16 个研究实验室,主要有认知发展和沟通实验室、情感神经学实验室、语言和认知神经学实验室、视觉神经学实验室等。

该系的最低申请条件为: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GPA 最低 3.0/4.0 ; GRE 最低分 1200 ; TOEFL 最低分 550 。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最低申请条件为:本科 GPA × 393.9 + GRE 分数≥ 2600 ;致力于研究工作。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推荐信、 GRE 成绩、成绩单、个人陈述。若本科有研究经历,录取机会将加大。 2000-2002 年,该系研究生的年均录取比率为 5.7% 。

美国心理学专业排名

来自: http://abroad.163.com/editor/studyabroad/050713/050713_48635%281%29.html

Psychology Rank/School Average reputation score(5 = highest)

1. Stanford University (CA) 4.7

2.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4.6

3. Univ.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Inst. of Child Development) 4.4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4.4

Yale University (CT) 4.4

6. Harvard University (MA) 4.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4.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4.3

9.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A) 4.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4.2

11. Columbia University (NY) 4.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t. of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s) 4.1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4.1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4.1

15. Cornell University (NY) 4.0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4.0

17.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3.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3.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3.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9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3.9

University of Virginia 3.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3.9

24. Duke University (NC) 3.8

Harvard University (Programs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Psych.) (MA) 3.8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D) 3.8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3.8

Univ. of California–Irvine (Dept. of Neurobiology & Behavior) 3.8

Univ. of Michigan–Ann Arbor (Combined Program in Ed. and Psych.) 3.8

30. Brown University (RI) 3.7

Cornell University (Dept. of Human Development) (NY) 3.7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Cognitive Science Program) 3.7

New York University 3.7

Penn State Univ.–University Park (Program in Human Development & Family Studies) 3.7

Stanford University (Psych. Studies in Education) (CA) 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Cognitive Sci. Dept.) 3.7

University of Chicago 3.7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3.7

39.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Grad. School of Industrial Admin.) (PA) 3.6

Penn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3.6

U.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Dept. of Ed. Psych.) 3.6

Vanderbilt University (Peabody) (TN) 3.6

Vanderbilt University (TN) 3.6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3.6

4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3.5

Duke University (Dept. of Experimental Psych.) (NC) 3.5

Univ. of Michigan–Ann Arb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Resources) 3.5

University of Arizona 3.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School of Education) 3.5

University of Iowa 3.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3.5

University of Oregon 3.5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Main Campus 3.5

54.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IN) 3.4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NJ) 3.4

Univ.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Huma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3.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Psych. & Social Behavior Dept.) 3.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3.4

University of Chicago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Psych.) 3.4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3.4

61. Dartmouth College (NH) 3.3

Emory University (GA) 3.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3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ept.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IL) 3.3

SUNY–Stony Brook 3.3

Univ. of Texas–Aust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Family Relations) 3.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3.3

University of Florida 3.3

University of Iowa (Psycho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Foundations) 3.3

University of Kansas 3.3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3.3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3.3

73.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isty (Dept. of Human Development) (NY) 3.2

U.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Dep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Inst. for Child Study) 3.2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3.2

University of Georgia 3.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sychology in Education Division) 3.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NY) 3.2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Dept. of Educational Psych.) 3.2

80. Cornell University (Dept. of Education) (NY) 3.1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1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Dept. of Child Development) (IN) 3.1

Rice University (TX) 3.1

SUNY–Albany 3.1

Univ. of Kansas (Dept. of Human Development & Family Life) 3.1

86. Brandeis University (MA) 3.0

CUNY Graduate School and University Center 3.0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 3.0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0

New York University (Dept. of Applied Psychology) 3.0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R Mgment) (IN) 3.0

San Diego State Univ./Univ. of California–San Diego 3.0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Dept. of Health and Behavior Studies) (NY) 3.0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Dept. of Counsel. and Clinic. Psych.) (NY) 3.0

Temple University (PA)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3.0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 3.0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3.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3.0

102.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Division of Psych. in Ed.) 2.9

Boston University 2.9

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 (CA) 2.9

Iowa State University 2.9

Oregon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 2.9

Penn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Program in Ed. Psych.) 2.9

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2.9

Tufts University (MA) 2.9

Tufts University (Eliot-Pearson Dept. of Child Development) (MA) 2.9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9

University of Miami (FL) 2.9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Main Campus (Dept. of Psychology in Education) 2.9

University of Utah 2.9

University of Wash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