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浪漫人生”的推荐,我们全家昨晚看了这部电影。
用我儿子说的话来说“这女孩太拽了”。因为儿子看到天宝只是看了一眼书,就能过目不忘,这让他很震撼。
这部电影跟《美丽心灵》有些类似,讲的都是伴随严重的心理疾患而照样能够获得事业成功的真实案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跟某位大师学习的时候他讲的一句话:从所谓的正常到精神病只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没有截然的界限。好像是这么说的。后来又在龚术的助手王尔东老师的心理剧中听到王尔东老师也如此说,然后又加上起先看的《美丽心灵》,今天又看了《自闭历程》终于发觉这话真的是一点也不假啊。
所谓的“病”都是人界定出来的,我们觉得这个人偏离了常态,然后就认为他有病,然后就要把他从现实生活中隔离出来,要么弄到精神病院,要么像《自闭历程》中天宝四岁时被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的心理医生所说——要送到福利院(此句话说的可能不太通顺,或者不太符合语法,但是大体意思各位可能会看懂)
但是天宝的母亲始终没有放弃天宝,她穷尽一生去帮助天宝,让天宝在“正常人”的周围生活学习,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在学习《变态心理学》时,看到书中国外的很多做法就是把精神病人放在社区中而不是把他们放在精神病院,实践证明这对他们的康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同时天宝的中学老师,那位航天博士对天宝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敏锐的发现了天宝的特质——有超强的视觉思维,然后他开始利用她的这一天赋帮助天宝。那个视错觉实验模型的制作是天宝成长中的重要的里程碑,这使得天宝看到了自己的非凡的价值和能力。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航天博士并没有为天宝设定她将来的人生,他很关怀的探寻天宝将来想成为什么,天宝说她喜欢牛可以吗?博士说:你当然可以,比如科学、建筑设计,牛、马、羊都是没有问题,有一门专门的学问是研究它们的,就是畜牧业。(大体是这个意思吧,具体的台词忘了,也懒得去查了)这样人性化的关怀真的是对天宝很重要的。
而博士对天宝的关于“门”的暗示,则是帮助天宝克服自闭症恐惧的一个非常有帮助的方法。因为天宝是视觉思维的,所以博士就诱导天宝把她所遇到的困难都看成是门。
“天宝,试着把大学看成是一扇门, 这扇门打开后你会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你只需下决心走过去。”
这个暗示对天宝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她克服了一道有一道的难关。同时这句话并非对任何人有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前提是博士研究了天宝的思维模式,天宝是典型的视觉型思维,所以这样说对她来说才是最有效的。不过,我们也的确可以把这句话用在一般的小孩子身上,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形式运算阶段之前,也就是10~12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他们大多都是具体形象思维的。
如果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来说,就要研究他们的思维模式了。NLP里面讲有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的人,那就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特质来制定策略了。
同时《牛》杂志老板对天宝的评价——“大师的杰作”,还有最后帮助天宝过自动门的女士,都对天宝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家庭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肯定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不要把天宝当做病人或者异类,而只是把她看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普通人也是很重要的。
问题从来不是问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才是真正的问题!
简介
天宝·葛兰汀虽然自幼患有自闭症,却拥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畜牧科学硕士,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她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她在此专业领域中,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并经常性地巡回各地发表演说。本片即根据她的自传改编。
美国动物科学家、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Grandin),最近接受了HBO电视频道的独家专访,讲述自己的故事。HBO频道首次推出自闭症题材的故事片,她便是女主角克莱尔·丹尼斯(ClaireDanes)的原型:事业辉煌的动物科学家,却举止笨拙,缺乏社交能力,或者正是这点也让她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