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心理波动情况,并可以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还能及时的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理,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那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用智慧思源学生心理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也可以为学生高考志愿专业选择进行有效分析和指导。
3.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也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4.学校面对恶性事件明晰责任的需要。
每年,我国校园自杀案件都有发生,而且数字触目惊心。(上海市教委向社会发布的《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中透露,2009年高校安全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因突发疾病猝死的大学生7人,分别占本年度大学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4.17%和29.17%。
2010年与纷乱的春天一起到来的,是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旺季”。短短10天内,四川大学发生两起血案;常州一高中生跳楼自杀;九江某中学一女生遭同班男生割喉身亡……一起起杀人伤人事件惨不忍睹,这些本该灿烂绽放的青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凋零在一片叹息声中。青少年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悲剧的发生总会带来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索赔和社会公众的质疑。社会也会从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指责当事学校,如果学校连心理档案都没有建立,如何谈心理健康教育呢?著名的富士通员工跳楼事件发生后,社会上纷纷职责该公司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受到很大的舆论压力。后来公司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了清华大学心理学专家做咨询…….其实,事前做好,也许悲剧不会发生,即使是发生了,也不至于被动。
虽然国家法律规定,学生在校死亡,学校无过错不用赔偿,但作为学生监护人的父母有权知道学生在校的生活与学习,通过智慧思源心理档案系统,可以让家庭也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增加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教育管理工作的首位.各地学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等工作.从国家政策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十年来,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部分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一般为一个教室+一个牌子(学校室)+一个桌子+一个椅子+一个专职或兼职的老师。
2.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占主导,导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和不重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流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资料以及评价机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人们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相当多的地方还流于形式,虽然各级学校名义上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中心,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专兼职教师,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上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编辑总结:
文章流表于形式, 未对”如何解决”提出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