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类心灵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们在承载着生活的理想与希望的同时,生存、交往、升学、就业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压力也空前加重,心理健康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主席于2001年给世界卫生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信中写道:“心理疾患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合作,大力推动包括心理卫生在内的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可见,心理咨询已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心理学这门年轻的学科正在研究着“即使不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复杂的现象之一”的课题。
一、提高认识,把握标准
从近两年来的众多媒体中,都可以看到“心理咨询业”将成为21世纪最热门,最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的报道。据权威机构调查,我国近三成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我国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却凤毛麟角,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过规范化培训的高层次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的介入。所以心理咨询业目前迫在眉睫的事便是合格的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即要求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身心健康。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它是一门使人愉快和成长的科学,这里的成长,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成长,含有心理成熟,增强自主性、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涵义。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伦理道德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咨询人员必须恪守有关原则,这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前提。
心理咨询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职业领域,其职业行为的规范性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神圣职业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和职业为己任,全面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产生,使心理咨询工作以职业的身份出现在社会舞台上。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心理学界的一大幸事。《标准》对心理咨询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作为法规和政策,从本身的作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能够调整和规范心理咨询工作的行为,这种作用的特点就是明确、肯定,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是通过法律的调整职能和保护性职能来实现的。它把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行为指引到一定的方向,中心问题是确定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从《中国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社会作用来看,它是通过发挥本身的作用而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本质和目的,是和国家的作用相联系的。
二、加强学习,依法治教
现代教育要求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作为基层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学习《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这部法律法规;心理咨询涉及许多专业,包括学校咨询、老人医学、婚姻与家庭咨询、康复咨询、事业咨询以及多元文化咨询等方面,以帮助来访者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突出的如个人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问题。以此来指导本基层辅导机构的师资培训工作,促进心理咨询工作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理咨询职业在我国刚刚兴起,并且迅猛发展。我们一方面要自律,同时又要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要系统地接受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标准以及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学习。社会作为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关系而组成的群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秩序,任何一种社会活动为了有秩序、规范和科学地进行,都必须把各种社会活动纳入到一定的规范范围内,因而需要一定的行为规则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法规,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社会不可能正常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也是如此。在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起始于1985年,至今已有 17年历史,但由于没有法律的规范,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弊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范围的宽泛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制度化以及理论建构的滞后性,是造成当今心理学危机重重的主要原因。心理咨询在发展过程中虽取得不小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职业训练不足,操作不够规范,职业道德不完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和组织管理松懈等等,成为阻碍心理咨询工作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部《标准》,一套《教程》,一个《标准实施细则》,虽然为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考核和心理咨询师的规范化和职业化确定了起点,为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在今后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一条途径,但是,这只是该项事业的开端。严格地讲,心理咨询事业在我国仍处在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尽管其前途是光明的,可是,未来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我国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得知:当学校中的心理辅导员人数与学生的比例是1:1000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的比例是 1:6000~7500),往往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违纪问题和学习、成长障碍。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我们还需要培养众多的、有献身精神的工作人员,并且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需要广泛地进行国际交流,认真研究、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心理学是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但透过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表面,有多少理论能够真正切近现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呢?虽然心理学家们一直以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为己任,但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恰好使心理学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与国际接轨,并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高速前进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对大众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挑战。目前,在各类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因素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影响乃至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化问题日趋复杂,人生的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从而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而心理咨询可以透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接受。心理学家分析,在人群中,许多人存在心理上的不适乃至痛苦,然而来咨询门诊就诊的人数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面子和坚忍等民族特性固然有一定作用,恐怕人群中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购买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许多高校和社会机构也成立了以电话咨询、咨询门诊、集体辅导、社区康复、网络咨询等形式为主的心理咨询中心。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咨询将更为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为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作者李春萍尹明华内蒙古牙克石市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