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有良好信誉比有权威更实在

坐拥182万微博粉丝的社科院教授于建嵘,曾在家中的客厅跟他的学生讲微博和博客的区别:“博客像是贴了大字报,你愿意来看就看,微博则像一份小报纸,直接送到你家门口。”这份具有直接推送功能的小报,充满着作为“自媒体”的诱惑,有广为流行的段子为证: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比是本内刊;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亿,你就是CCTV了!

有关注度的地方,有乌泱泱的口水,也有影响力。有说,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影响力与影响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但在自媒体上,我们渴望的是怎样的一种影响力呢?

我们所渴望的是怎样一种影响力?


自媒体时代,谁都有可能成为焦点人物。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微博上一炮走红的草根,以及形形色色的公知、代言人。网络意见领袖可以是综合型的公知,也可以是专业领域的权威;千万级别的大V是意见领袖,只有数千粉丝的草根也有他独特的影响力。他们在各阶层广泛存在,常常是人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

方舟子离开新浪,起因源于他的微博常常跟随了大量对他的负面评论。这当然有网络舆论需要净化的一面(真心地讲,方舟子才是应该被净化掉的那一部分吧!),但认同率低的现实,也显示了方舟子影响力下降的事实。微博之所以是专灭“名人”,就是认同率外显的规律在发挥作用。

除了粉丝数(人气),评论和转发数(活跃度)和认同率外,还有一个指标值得关注,这就是意见领袖的影响域。事实上,没有人全知全能,李开复对创业者影响巨大,但推荐一场演唱会的话,恐怕姚晨的动员能力更强。

虽然整个舆论场是开放而融合的,意见领袖可以对所有事件发声评论,但其最关注,最能获得认同率,并能引发活跃评论与转发的领域,才是他核心影响力所在。

不是教你变得权威,教你树立良好信誉


我们自打呱呱落地就被训练得认为服从权威是正确的,不服从是错误的。所谓的服从权威,就是权威一说话,我们便停止了思考,直接做出执行的反应。时至今日,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权威”越发让人嫌恶了。所以在自媒体上,打上了“权威”的标签讨不到什么好,但你若能有良好的信誉就不一样了。

1. 首先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你的言论有误,确保你迅速、断然地承认它。最快速产生敌意的方式就是在你明显有错时,不承认错误。所以如果你想要建立公信力与尊重,确保你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尽快认错。人们会欣赏你的诚实,而诚实带来信任。

2. 以有用、间接的方式指出错处。如果你必须要指出他人的错处,请以有建设性的正面方式这么做。

3. 建立专业形象。如果你对某个课题知识渊博,值得让大家知道这一点,尤其是如果该知识或许可以用来帮助他人。不要吹嘘你的知识,或是说个没完没了。这会让你看起来自以为无所不知,并阻止人们寻求你的帮助。让大家知道你的专长,以及你很乐意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帮忙。

4. 过着值得敬仰的清白生活。如果你想要在自媒体上影响他人,重要的是你需要过着可以令人敬仰的生活。你需要充实地生活,并尽力做最好的自己。要达到这点的一些方法包括——

□ 持有一份好工作。

□ 打理好外表。

□ 健康饮食及健身。

□ 避免滥用毒品和酒精。

□ 培养兴趣和爱好。

□ 尊重他人。

5. 表现出你愿意学习,愿意接受来自别人的善意影响。尽管有坚定的意见和信念是值得赞扬的品质,但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从经验中学习也很重要。

后记:

在自媒体上,有了影响力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就跟在生活中,有了钱也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一样。待他日,你在自媒体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何运用影响力比如何积攒影响力更需要智慧。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心灵咖啡微信号:psycofe]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