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一个月,识别一个人

一直流传着一句江湖话“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大家把这句作为自己的社交时的圣言。认识一个人不容易,但是又不说绝对的难。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求透视人心,但可以了解一二。中国中医看病起手式“望、闻、问、切”,察言观色不仅仅在在看病的时候管用,在人际交往中同样有用,并且熟练此道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察言观色,其实在西方心理学被系统化成一种专门的技术叫“读心术”。这门技术广泛地运用在社交,魔术,刑侦工作中。下面是5位美国心理学家教你“读心术”的小技巧。

善用“熟人效应”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威廉·伊克斯认为,与人交往一个月以上,你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想法和感受。因为你已经在不同场合看到他的一言一行,对其生活背景也有所认识,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言行举止。

寻求反馈

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萨拉·霍奇斯建议,在交流中不妨请对方给予反馈,比如,“我感觉你似乎生气了,是吗?”研究表明,当人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时,会提高此后判断的准确度。

观察脸的上半部分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神经学系教授卡林·普罗丹称,脸的下半部分通常表达虚情假意的“社交情绪”,上半张脸才是真情的流露,因此可重点关注眼睛及周围部分。

向对方敞开心扉

情绪需要互通,你向对方敞开心扉,他也会适时回馈你。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罗斯·巴克建议,不妨主动跟对方说点自己的趣事或想法,对方也会跟你坦诚相待。

姿势放松

美国身体语言专家拉维尼亚·普兰卡称,交流中的人会受到对方肢体动作的影响。如果你很紧张,对方也会不自觉地抱紧双臂,让你摸不透。这时,你可以深吸一口气,露出微笑,表现出接纳的态度。

有句老话说得狠“知人知面不知心”虽然说认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不能全赖以为真。“读心术”到底有没有用?个人觉得在陌生的环境中认识别人还是一种挺不错的工具,不信你可以试试!(文章来自:生命时报,王小雷)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