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性唤醒会泯灭男人的理智?

前有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葬送了西周的基业,后有吴三桂为红颜冲冠一怒,断送了闯王的江山,“红颜祸水”的悲剧在历史中不停上演。对此,心理学是有说法的:性的唤起会扭曲人们对未来的感知,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决策。

遇到下面的问题,用下半身思考的你怎么办?


与性相关的信息经常能影响人们的各种决策过程。现在请大家努力进入性唤醒状态,然后思虑以下几个问题:

□ 你在商场扫货之后,被告知该店提供两种返现,第一种为50元代金券,必须当日使用;第二种为200元,只能在一周后开始使用。用下半身思考的你,选哪个?

□ 你下班之后被告知,公司为了挽留你,决定从即日起将你的工资提高,这样你的月收入就从6000元提升到8000元了,虽然比你一个月后准备跳槽的那家公司的每月9000元还是少了点,但用下半身思考的你,留下不?

□ 你回家后发现红颜(蓝颜)知己在门口等你,刚好你的妻子(丈夫)出差了,于是她(他)跟你进了家门,把门一摔对你说:“我受够了,我要跟你永远在一起!”,然后缓缓地走近你。已经在用下本身思考的你,该何去何从?

以往的研究发现,处在性唤醒状态的人,会更重视立刻就能得到的好处,而不是以后才能得到的更大的好处。就拿问题1来说,小P孩都知道200元比50元更有价值,所以理性的人应是等到更大的回报的,如果时间不是长的夸张。

性信息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知觉

性信息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知觉


为什么性信息使人更没有耐心呢?来自南加州大学的金教授指出,性信息改变了人们对三个问题的认知:对未来时间的距离知觉,此其一;其二,对延迟回报的需求;其三,对延迟回报的幸福感受。近来,有一项研究就针对这问题做了三个实验。结果发现,性信息使人们的时间知觉延长,进而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知觉,这才是人们更倾向即时回报的根本原因。

■ 实验一

第一个实验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测试,要求参与者在看过一些图片之后,对从现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实际距离进行评估。实验共招募了59名自称是异性恋的男子,他们被分成了热辣组和中性组,其中热辣组得到的图片包含明确的性信息(维多利亚秘密官网里的内衣图片),中性组的图片则是普通的物体。结果发现,对同样一段较长的时间距离而言,虽然大家都没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相对而言,性信息会使人们觉得这段时间更长。

回想一下身边失败的异地恋吧。说好的天各一方还是会等待呢?说好的熬过这两年就永不分离呢?最后,都成了相忘于江湖了!异地恋止于一句“我等不到那遥遥无期的未来了”,其实是因为面对身边的诱惑,你觉着未来变远了。至于具体什么样的诱惑,就不要深究了吧……

■ 实验二

那么人们对延迟回报的需求会有怎样的改变呢?类比一下上面第三个问题,假设你选择了出轨,这时你的另一半深明大义,跟你说,我一定会为你而改变的,我们重新来过吧!于是你考虑,究竟要让她(他)变得有多好自己才会放弃出轨呢?

实验二加入了一个新的延迟回报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参与者首先要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一张价值65元的礼券,但只能当天使用;然后参与者会被问道:如果有一张使用时间是在3个月(或12个月)之后的礼券,这张礼券的价值至少是多少钱时你才会跟现有的礼券交换。这次他们一口气找了116名直男来参与实验,结果热辣组参与者表示需要更多的延迟回报才会放弃即时回报。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对延迟回报的不耐烦,并认为这种不耐烦程度的上升,是性信息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一个典型影响。

所以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另一半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让烦躁的你回心转意,因为需要努力的程度因小三的出现而提高太多太多了。

未来遥不可及,不如及时行乐

■ 实验三

然而,到这里为止,我们依然不知道性信息究竟是怎样增加这种不耐烦程度的。第三个实验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人们在接受性信息前后,对同样价值的即时和延迟回报的主观幸福感受的变化。实验招募了54名直男,要求所有人都想象自己中了100元奖券,然后评价立即得到100元现金有多幸福,以及在1个月后再得到这100元现金有多幸福。结果发现,接受性信息之后,热辣组对即时回报的幸福感并没有任何变化,但对延迟回报的幸福感却大大下降了。

借用第三个问题的例子,假如红颜(蓝颜)知己出现的时机不巧,被抓个正着,聪明的小三告诉你,要不你先处理家事,我们1个月之后再联系,怎么样?因为性信息是通过改变人们对延期回报的幸福感来增加人们对即时回报的选择倾向的,所以你感觉1个月之后再出轨就不幸福了,于是铤而走险当下就投入小三的怀抱。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性信息通过改变对未来的感知而改变了现在”。

写在后面:

性唤醒会使人产生“未来遥不可及,不如及时行乐”的错觉,它似乎只能带来非理性决策。既然已经知道有性信息效应的存在,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它暂时消失吗?“如果在决策之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在唤起状态,并且有能力把这种状态归因于明确的外部信息(性信息),我相信性信息效应应该会被削弱许多。”金教授如是说。(资料来源:果壳网)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