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治疗师”,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名词。性生活的不和谐,在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看来,是难以向外人启齿的羞愧事,夫妻生活不理想,夫妻俩顶多分别到男科、妇科门诊去看病。近日,一家男科医院特邀来自台湾的性治疗师童嵩珍女士到汉,开设“性福门诊”的消息见报后,引发众读者和网友的好奇,纷纷探讨这种“前卫”的性治疗方式是否“靠谱”。
“性治疗师”治的究竟是什么?
性治疗师?恐怕大多数人听到这个名词,都是一团雾水,不明所以。但是,这的确是个职业,而且在欧美早已存在,如今又在中国悄然兴起。
“性治疗师”究竟是做什么的?“今天的这个来访者很特别,她带来家里的十几款情趣用品,专程来讨教各款用具的个别运用和混搭运用,这显然已经是一个性爱高手,她的目的只是进阶提升,只是希望拥有更美好的性爱,希望自己成为更了不起的爱人。”这样一段发表在个人微博上的文字或多或少能够让人猜想到治疗师的工作内容。
从事性治疗职业的人,不仅要解答夫妻在生殖健康方面的疑惑,提供婚恋方面的咨询,更主要的是设法缓和夫妻不和谐的性生活。童嵩珍介绍,性治疗师就是解决个案性问题的老师,除在大陆和极少数的地区外,性治疗师已经得到众多国家的认证,美国注册的性治疗师已达3万人。性治疗,就是为遭遇性生活不和谐的男女,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与训练,对器质性障碍的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其范围包括性教育、性咨询与性治疗。
性治疗师&性心理咨询师
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一栋大楼内,马女士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对于“性治疗师”的定位,她却并不能同意,她认为自己是“性心理咨询师”。在她看来,所谓的“治疗师”应属于医院系统。
马女士给工作室定的宗旨是“专注提升国人性福力、夫妻亲密感,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工作室的所有课程,都围绕着“性”话题展开:“情爱电影赏析、情色文学鉴赏、性爱读心术”课程;“学习健康性心理知识,系统开发性潜能,提升性能力和性自信,探究性困惑解决方案”的课程;“提升伴侣性心理亲密度,拯救危机”的课程。一些参加过工作室课程的人反馈说,他们的确通过这些课程“学到了性知识、提高了性技巧”,并感觉到“心理更健康了,更了解‘性’了”。
哪些人需要接受性心理咨询?
性行为、性生理、性心理早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某些性偏常、性心理怪异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人良心道德的堕落,而是因童年经历或某些至今尚未为人了解的遗传因素决定的,是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只有早日接受心理咨询才能早日解除心理上的压抑和痛苦,才能尽快地恢复健康。生活中需要性心理咨询的人很多,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 性变态者。有个别人因早期经历的原因或其他诸种原因,在性行为或性爱方面发生了病态,偏离了正常人。比较常见的有恋物癖(即借助收藏异性的贴身衣物获得性的满足)、虐待狂、露阴癖(即在异性面前裸露生殖器,以获得满足),窥阴癖(偷看异性的裸体或性行为以获得满足)等等。较严重者非咨询能解决问题,需辅以其他治疗方法。
□ 婚姻生活中性行为或性态度发生障碍的人。如性冷淡、性亢进、性恐惧、性罪恶感等。
□ 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性困惑的人。如儿童性早熟,对性问题格外感兴趣,以及中学生的早恋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找心理医生咨询。此外,一些老年人的性困惑、女性特有的性困惑等,也都属于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总而言之,无论什么人,只要在性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都应及时求教医生,都可接受心理咨询。(部分资料来源于广州日报和新华报业网)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