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生命中所有的阴影

跟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一样,阴影的创造也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人打算要增强阴影的力量,但其实我们都在这么做。

只要你做下列的事情,阴影就会增加:

感到内疚和羞耻。每个人都难免有错,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如果你对自己的错误感到羞耻,对自己的不完美感到内疚,阴影就会获得力量。

需要找个人来责怪。一旦你认定内心的痛苦是个道德问题,你就会理所当然地责怪一些你认为在某方面不如你的人。

忽略自身的缺点,对周围的人指指点点。这就是投射的过程,对此很多人都不知道或不太理解。但无论什么时候你想将某件事情解释成是上帝或魔鬼的行为,你都在投射。识别出“他们”的过程也是一样-“他们”就是坏人,引发了所有问题。如果你认为问题都是“他们”造成的,你就是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而没有勇于承担责任。

我们已经迈出了消除阴影的第一步,就是揭露了它的滋生过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首先你认为自己必须保守秘密,然后这些秘密不再是悄然潜藏其中,而开始让你感到羞耻和内疚。自我批判于是开始了。而自我批判让你觉得实在太痛苦,所以你要去外面寻找一个人来充当你的替罪羊。这个循环最终导致了孤立和否定。一旦你发现自己挣扎于罪恶和邪恶感中,你就看不见那个可以拯救你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不是魔鬼的救赎,而是你作出了简单的选择,从而心甘情愿地进入了这整个过程。因此,要想逃出这个牢笼,你只需要作出相反的选择即可。

在下面的内容里,我把选择分成了四类:

1。停止投射

2。松开,放手

3。放弃自我批判

4。重建你的情绪体

这是生活给每一个人提供的选择。我们总是作出与之相反的选择。阴影说服我们去责怪别人,而不是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它告诉我们,我们是不值得爱和尊重的;它宣扬愤怒和恐惧是生命的自然反应。我们都陷入了这些灾难性的选择之中。它们扼杀了我们的生活,赶走了所有的喜悦。因此,没有比改变这一过程更紧迫的事情了,越早越好。

第一步:停止投射


根据荣格的研究,阴影让我们忽略自己的弱点,并把这些弱点投射到别人身上。那个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感觉,变成了其他人不够好。这里有无数类似的例子,有些是琐碎的小事,而有些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最近有位电影新星被批评减肥过度,而与此同时,整个国家却变得更胖;反战运动被公开指责为不爱国,而每个纳税人所缴纳的钱却是为了杀死一个从未做过任何伤害美国利益的他国公民。每个人都把投射作为防御系统,以回避观察自己的内在。

我们需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个投射模式是:“我没法承认那是我的感觉,所以我想你是那样觉得的。”因此,如果你感觉不到自己的愤怒,你就会给社会的某个团体贴上暴力和可怕的标签;如果你下意识地产生了你认为是禁忌的性取向,比如同性恋,你就会认为是别人让你有这样的感觉的。

投射是非常有效的。“我OK,但你不是。”在此基础上,就出现了一种虚假的自我接纳。然而,真正的自我接纳是延伸到其他人的,如果你自己OK,那我们就没有理由给别人贴上“不OK”的标签。

你在投射吗?

下面是投射常采取的典型形式:

优越感:“我知道我比你更好。你应该看到这一点,并承认这一点。”

不公正:“这不公平,这些坏的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我不该受到不公正对待。”

傲慢:“我根本不想理你,你的存在惹恼了我。”

防卫:“你在攻击我。我不会听你的。”

责怪:“我什么都没做,都是你的错。”

理想化他人:“在我小时候,我的父亲像神一样。”“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嫁的那个男人是我的英雄。”

偏见:“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他是其中之一。”“小心,他们的好意是危险的。”

嫉妒:“你想要背叛我,我看得出来。”

第二步:松开,放手


为什么放弃消极的情绪那么难?

原因不止一个。首先,消极情绪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每一次当你生气或焦虑时,在阴影中都有更多这样的情绪。第二,消极情绪是有黏着性的,就像我们牢牢抓住它一样,它也牢牢地抓住我们。这是情绪的一种生存机制-情绪认为它们有生存的权利。和你一样,你的情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它们给出理由,编造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尽管如此,一旦你知道了该如何去做,你就可以放弃消极情绪。

这个过程首先是要承认你的情绪,不论你多么讨厌它们,并把它们带到表面来。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一步。现在你需要脱离消极情绪。这里有一个平衡的行为,因为你想要承担责任(“这是我的”),却不想与你的消极情绪产生共鸣。一旦你了解了你的真我(它超越了阴影),消极的情绪就不再是你了。因此,像对待过敏或流感一样对待消极情绪吧,它们只能暂时改变你的状况。过敏是发生在你身上,但它不是你;流感带来了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成为一个痛苦的人。

当你找到了消除消极情绪黏着性的办法时,你将变得更加独立。以下语句或许对此有帮助:

我可以战胜它。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以前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我可以应付它。

攻击别人不会让我好受。

如果你能把这些话付诸行动,那么你的应对技能就会增强。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你需要有决心。你必须想要脱离消极情绪,定位,耐心,自我觉察。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会自动脱离负面情绪。

与此相反的是,当你有以下想法时,就会将自己继续粘在负面情绪上,从而增强了其黏着度:

我觉得很可怕。我不该这样的。为什么是我?

有人要为这件事负责,并不是我导致事情发生的。

我可以把责任推给谁?

这使我发狂。

没人能帮助我。

我怎么能分散注意力,直到这种感觉消失?

西方人用“超脱”这个词来区别于东方的“宿命论”或“漠不关心”,那么让它成为你用积极方式重新定义的第一个词好了。超脱不是表示冷漠,它表明你真的不想让消极情绪一直缠着你。

第三步:放弃自我批判


你得到那些你认为你应该产生的情绪。然而许多时候,这些并不是你想要的情绪,根本不是。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在玩着用好情绪来替换坏情绪的游戏,这实质上就意味着自我批判。沉溺于“坏”的情绪中-愤怒、恐惧、嫉妒、敌意、受害、自怜和侵略-意味着这个自我形象需要这些负面情绪。没有两个人以相同的方式使用情绪,我们都在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建立各自的身份。有人用恐惧来激励自己克服挑战,有人则用它来变得依赖他人、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有人用愤怒来控制周围的人,有人却害怕表达愤怒,从不表现出来。然而,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是与你的每一种情绪绑在一起的。

任何情绪都是有效的,但是当你加进自我批判的成分时,任何情绪都可能是破坏性的。当爱错位、扭曲或被拒绝时,它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我只是想帮忙”听起来像意味着关爱的积极宣言,但多少次它也意味着不受欢迎的打扰?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塑造一个没有自我批判的自我形象。无数人想要如此,也有几乎同样多的专家告诉我们如何来做到。但是如果你的情绪产生了消极影响,你将无法创建你想要的自我。如果像愤怒和恐惧这样的主要情绪都能够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你很难自我感觉良好。那么该怎么办呢?抑制和压制没有用,对负面情绪放任不管也行不通。

我非常重视同情。如果你可以看着自己说“没事,我明白”,你就同时做了两件事情-你把判断从你的情绪里挑了出来,并且允许自己做你自己。我们总是倾向于向外散发同情心,同情他人、他物,却常常忘记同情自己。我曾遇到一个年轻的女孩,是她让我思考这个问题。她走过来问我一个问题。

“我一直在听人说话。”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同情心过剩了?”

我请她描述一下当她聆听别人说话时发生了什么。

“这很奇怪,”她说,“当我早上起床时,我聆听我的家人,然后同情他们。从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就一直这样。工作时人们对我倾诉他们的烦恼,因为他们知道我会同情他们。但最近甚至街上的陌生人也会突然走到我面前,告诉我他们的麻烦。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你总是花时间来表达同情吗?”我问。她点点头。

“我认为你并不是在伤害自己。”我说。她看上去松了一口气。我接着说:“事实上,我认为你非常伟大,可能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很感谢你能这样做。”

这有点儿出乎意料,她很尴尬。很少会有人说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对他人的同情心过剩。

“但也有陷阱。”我告诉她,“同情是慈悲的代名词,而‘慈悲’就是要一起受苦。对此我们必须划清界限。如果你的同情让你筋疲力尽,那么它就没有得到恰当的使用。它不能压垮你或使你觉得你像你同情的那个人一样感觉糟糕。”

同情的价值对给予的人与接受的人是一样的。后来,我想过它是怎样发生效用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判断的声音,我们称之为良知或超我。这声音不是来自外部的判断或父母,但它独立工作,评价我们和我们思想的价值。比如,你对某人乱发脾气,后来觉得愧疚,你脑袋里的判断之声会说:“你错了。你可能会有麻烦,你活该。”也许这些话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个判断之声就是你自己,因此如果批判你,它实际上就是批判自己,而没有独立、客观的判断在里面。那个认为你是错误或坏的声音是虚构的角色,你会发现这个角色从不同情他人。为了保持凌驾于你之上的权力,它必须恐吓你。

如果你开始同情自己会怎么样?内在的评审团将会慢慢解散。在这个年轻女人的故事中,我觉得她没有自私地保留她的同情,就像人们说“在看到我的朋友有多坏后,我对自己感觉更好”;相反,她通过倾听为同情打开了一个通道。我们必须对自己也这样做。如果该通道是通向上帝的就更好了。最高程度的慈悲具有疗愈的作用。当你对别人表示同情时,别人的疾苦就被了解到,并被传递到了一个更高的意识层面。

我们不是在谈论放弃自己的良知。但是,当良知变成惩罚,让你感觉没价值时,那它就做得太过了。现在是时候释放将你束缚于狭隘观念之中的判断了。在灵性或上帝的国度-随便你叫它什么-痛苦是可以被治愈的。通过你的同情,你对疗愈性的能量打开了一条通道。渴望成为这样的通道,这是生活最大的乐趣,当然也是最纯粹的乐趣。

第四步:重建你的情绪


任何消极情绪出现时,你都可以用新的东西取代它,我把这个叫做重建你的情绪体。我们脑海中都有一个理想身体的形象-修长、健康、年轻、美丽、有朝气。但是,我们没有把它们转化为我们的情绪。情绪,像身体一样,必须好好地滋养。如果总是一遍一遍对世界作出相同反应的话,那它就会变得毫无生气;如果长期接触毒素和不良影响的话,它就会患病。

每当你感觉到消极情绪,你的情绪就会表达不适、酸痛、疲劳或疼痛。注意这些症状,就像你身体的疼痛和不适一样。如果你的鞋子里有一颗石子,你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拿出来。然而,你忍受了多久我们情绪中的石子?在许多方面,我们应该转移自己的重点。想想我们为避免老化所花的时间和金钱。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确保自己身体健康。然而讽刺的是,情绪对老化是免疫的。情绪不会变老,因为青春和新生的源头总是近在眼前。你的情绪应保持精力充沛、警觉、灵活。我认为有一个词-“存在之轻”-可以涵盖所有这些品质。

孩子自然会感到轻快。他们玩耍,大笑;他们忘记创伤,迅速恢复;不管感觉到什么,他们都会表现出来。这种无忧无虑的时光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密切观察一个年幼的孩子,你可以看到他们未来受苦的趋势,因为阴影在教会他们投射、责备、内疚以及其他。这就是为什么对每个人来说,重建情绪是最好的长期战略-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释放自己的过去。关键是有一个愿景,然后你可以每天实现。目前不缺详细的建议,包括这本书和许多其他的材料都是很好的资源。但是如果没有愿景,最好的建议都会变得杂乱无章。

重建情绪的愿景至少包括以下几点设想:

变得更加完整。

学习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消解过去的恶魔。

治疗旧的伤口。

为自己期待最好和最高。

树立现实一点儿的理想。

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人。

慷慨一点儿,尤其是对你的心灵。

看透你的恐惧。

学习自我接纳。

与上帝或更高层次的自我沟通。

重建情绪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变得更加完整。情绪不能孤立地被改造,它们与思想、行动、志向、愿望和关系融合在一起。你每一种无形的感觉都会向外影响到你的环境、你周围的人,最终会影响到社会和整个世界。经过多年来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工作,我意识到,如果没有整体性,我们所有的创造就只是换汤不换药。因此,让我们看看是否能够把你的生命作为一个现实、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你曾有过的或将有的每个思想和行动。

这听起来可能相当庞大,但为了避开幻觉迷雾,唯一的出路就是现实。事实上只有一个现实,你没有办法与它分离,而且当你看到生活在整体中的巨大优势后,你也会希望不要与它分离。你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庞大的支撑-不是你的真我。事实上,正如佛陀所说的,它完全是一个幻觉。你每天保卫的那个自我只是让自我感觉好受的虚构之物而已。然而,自我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放弃了狭隘、自私,它会感觉更好。在这种情况下,真我就会出现。然后-也只有那时-就可能会实现整体性。

自由不是道路的终点,只是起点

整体通过吸收阴影,从而战胜了阴影。邪恶和不道德的行为不再是孤立的。我在前面提到过,破坏生态系统就是人们可能否认或掩盖不当行为的例子。但随着观念的改变,我们发现,生态系统完全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其他人,这个星球没有任何一部分可以被分离开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免受生态危机的影响。整体性改变了我们的整个视野。

如果你承认并接受你的阴影,实际上这是对你的一种滋养,因为生活的整体就是在滋养-也就是,生命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生命本身。当我们陷入善与恶的对抗中,我们就把自己有限的视野给框住了。毕竟,即使有人犯下暴力罪行、发起战争或伤害他人,违法者的细胞和器官也不会停工。身体是效忠于生命的,无论头脑变得多么混乱和冲突。

(部分内容选自《阴影的力量》)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