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冥想发现当下的真理和美

慢一点。不要太快下结论。比习惯更重要的是了解,也就是智慧。这份智慧是神圣的,因此不要以微不足道的小把戏把它削弱了。你的小习惯一点也不重要,如果有智慧,习惯就不足道了。如果没有智慧,那么习性之轮就是你仅有的东西了。

有没有一种喜悦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有没有一种光是不需要别人来点燃的?

先是有孤独,然后又有逃避这份孤独的执著活动,接着这份执著就变得非常重要,它操纵了你整个人,使你无法看清真相。

追随别人就是企图模仿。追随不只暗示着否认了自己的清明自性、自己的探索能力、自己的诚意,甚至还暗示着只要追随某人就会有奖赏。

若想见到实相,心必须彻底清明,没有任何扭曲,没有任何冲动,没有特定的方向……只有当心不再困惑而彻底清明时,美就出现了。被遮蔽的心灵之眼,永远也无法看到美,因为美是需要清澈见底的心灵去发现的。

但是人类的思想一直在试图制造出相反的心境,借以理解眼前的“真相”,同时也借着它来逃避“真相”。然而只有眼前的“真相”才是实况,如果你能觉察到“真相”而不跳到相反的状态,这份觉察的本身就能带来秩序。

我们对自己头脑里的活动往往是缺乏觉察的,不过你一旦毫无拣择地觉察到其中的活动,凭着那份觉知和留意,就能将喋喋不休的妄念止息下来。试试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让自己安静下来,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没有谁一开始就能掌握控制自己心境和情绪的能力。

日常生活——每一天,不是偶尔——有没有可能不带任何形式的掌控性。

组织化的宗教其实是在做生意……我们会接受它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实在太空虚了……但所有的人为组织,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都跟实相扯不上任何关系。

你别想借助药物、断食或任何修炼体系来发现那个永恒不朽的东西,因为开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你必须下真正实修的工夫,也就是毫不扭曲地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而这是需要极高的成熟度的,我指的并不是年龄的大小,而是一个能如实观察的心,一个能如实看到真、假以及假中之真的心。这才是真正成熟的心,它不论在政治上、生意上或是在关系之中,都有能力如实观察。

真理就在你的当下,它不在遥远的异国里,它就在你的眼前。真理就在你的所作所为之中。你不需要去剃度或做一些人类早已做过的蠢事,因为真理就在你的眼前。人有时候往往看不到美,看不到真理,人的这种愚蠢是由于心灵被蒙蔽导致的。

对整个意识内容进行毫不扭曲而又了了分明的观察,便是冥想的开始及结尾。第一步即是最后一步。

冥想就是一种全观或空寂的心境。

不抱持任何印象,你才能全心全意地凝视对方,其中便自然存在着爱和慈悲,如此一来冲突就不见了。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如果你观察过自己头脑的运作方式,你会意识到脑细胞里所贮存的尽是昨日的记忆,因为昨日的记忆为脑子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明日则是不确定的,但昨日是确定的。

觉察到自己在嫉妒,便是从嫉妒中解脱了出来。

我是否能读你的心念,你是否能读我的心念,或者我拥有可以看见天使、精灵之类的灵视能力,这些事都没有任何的重要性。我们都渴望经验神秘的事物,却看不到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并不爱自己的生活。

心灵咖啡网编撰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