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晖:香港临床心理学之父

2012年,香港临床心理学之父何友晖教授被引进澳门城市大学,正式成为澳门城市大学教授。

何教授是美籍华裔,1967年毕业於美国伊利诺斯科技学院心理学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大学创办了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在亚洲具有首创地位。曾在北美洲、夏威夷、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及中国等不同文化地区任教。是第一位成为国际心理学家协会会长的亚洲人。其积淀一生的“对话行动疗法”,Dialogic Action Therapy (DAT)被西方谘询界誉为“随时可用的疗法”。

对话式行动疗法结合了两种重要的思想:对话和行动。这两种思想对界定人生的意义极为重要,他们构成了有效解决问题和有意义生活的框架。   

对话思想强调:大多数治疗系统不仅包含案主和治疗者之间的对话,而且包含双方的内在对话(内心独白)。内在对话有不同的形式,如想像的各个自我之间的对话,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对话,自我与已去世的重要人之间的对话等。在对话行动疗法中,治疗师利用这些对话以实现治疗目标。   

行动思想则强调:行动对治疗成功的必要性。行动带有目标、自觉、自发、自知的特性。只有人类才有行动;老鼠只能有行为,不能有行动。从辨证法的角度看,对话行动疗法要求思想与行动统一。是否采取有效的行动,矫正错误,是显示治疗效果的指标。对话行动疗法强调“身教重於言教”。   

对话行动疗法的本质含义如下:   

第一,对话行动疗法的基本假设是,自我的本质是对话性的。对话自我可以进行外在和内在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使得自己转化。因此,对话自我有潜力进行自我改造和创造。   

第二,对话行动疗法是具有普遍性的,有利於建构有效解决问题和有意义的人生。虽然是作为一种疗法,但也可以作为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包括从经验中学习,采取矫正行动等。从这一点说,它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因此,对话行动疗法可视为提高生活质数的方法,或为帮助面对困惑人们的疗法。它是“随时可用的疗法”。   

第三,对话行动疗法的理论是有系统、一致性的综合,而并非从不同理论、体系中选出不同成分的折衷组合。对话行动疗法直率地表明了关於人类本性的假设,确认全面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潜力。它特别强调元认知(如自我反省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所承担的关键角色。   

第四,对话行动疗法具有高层概括性。它可以吸纳多元的知识传统、技术和理论(如心理动力、人本中心、认知行为等),但其中必须含有统一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强调:预防为先;中西合壁;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言行统一;以整体系统为构架,对个人、人际、家庭、团队、社区、社会与文化进行不同层面的干预。   

简言之,对话行动疗法是对话式,强调行动和以解决问题为焦点的。博采众长,而自成体系。它不仅是一种疗法,广义的说更蕴涵了待人处世之道。

何友晖教授在学院迎新交流会上讲话。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