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痛骂徐峥:上海“模子”,侬哪能啦?

事件回放


什么?!周立波又和人吵架了?掐架对方:凭《泰囧》大红的徐峥。

事起于徐峥在凤凰网《非常道》中批周立波节目太反复,个人风格不适合主持且表演水平不够高。一向自视颇高的周立波立马发微博讽徐峥:扮猪时挺聪明,一做人就开傻,并告诫徐峥,“在评价人之前自己把人做像了。”周立波的言论引起网友一边倒的讨厌,认为其有炒作之嫌。

上海“模子”“力波”喝多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上海“模子”周立波已经不是第一次与人掐架了。来看看他的吵架履历表:

10年11月,周立波和200万网友掐架。周立波因在微博发表“网络公厕论”和粉丝、网友展开“群战”,不雅之词频现,直接骂走20万粉丝。他在微博上写道:“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大家也就有空来拉拉!”并回敬网友:“网上骂娘的那些非主流贱民,在现实中就是天天被人骂娘的可怜虫!我同情你们!我就是上帝为你们打开的那扇窗,向我开炮!尽情地骂吧!只要你们开心我就放心了。”

11年7月,周立波和同济大学张生教授掐架。周立波微博上骂道:“我很想知道是哪条缝挤出了你这条葱!我印象中同济好像不出藏獒的嘛!说我教养低下,说菜花甜妈是绝唱!您的语文是生理老师教的吧?家有不幸也不是逻辑混乱的理由吧?像你这品种的教授,江河湖海沟到处都有!但周立波再烂也就一个,这就是我和你最大的区别!祝贺你!你出名了!”

这些事迹不由让人心生困惑:自称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人,就这点素养?

其实这多少源于作为公众人物的自我膨胀感。

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德鲁·平斯基和马克·扬请200位名人匿名进行自恋型人格测试。这一测试按照优越感、表现欲、虚荣心和权威意识等7项指标将自恋倾向分成不同等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自恋等级普遍高于普通人。

这项测试结果还显示,并非是娱乐圈把这些名人变得更自恋,而是自恋倾向让他们选择了娱乐圈——因为自恋者更喜欢受到别人关注。

心理学家指出,自恋者往往过于自负,行为方式不稳定,不善于理解别人的处境。但他们喜欢社交,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

看来周立波的吵架行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自恋人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恋者会因为他的自私表现而丧失他最看重的东西——来自别人的赞美,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可以使其进入追求赞美——失败——更强烈地追求———更大的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网络骂战是为何?


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一旦到了网上,美羊羊也变灰太狼。平日里踩死一只蚂蚁也大叫的主儿到了网上立即“动物凶猛”了起来。

网络到底有什么力量催眠了大家?

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阿特马克曼认为:网络中的无礼冲撞与恶毒攻击源自于3大要素。

首先,评论人通常是匿名评论,因此他们不用为自己的粗鲁买单。

其次,他们与自己的攻击对象有很大的物理距离;而相对于面对面呼吸的对话者,人们更倾向于与远距离的抽象化对象为敌。

第三,在写作中使用污言秽语比口头上更容易:在经常用纸的时代,会有人写下充满愤怒的纸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评论是这种旧时的纸条方式的变形。

网络言语暴力的这三大特点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而同时你又可以借助这个虚拟空间,满足自己在现实里被压抑的自我。况且也没有网络警察会把我们通缉!

火上浇油还是雪中送炭?——我们该参与网络骂战吗?


显然,这次网友们站到了徐峥一边。一位叫做“杨小怂胖”的网友在周立波的微博上留言称,“在我知道徐峥的时候,你还没出道吧?”

未曾想,一句简单的话,却招来周立波的一顿臭骂。周立波以私信的形式,不仅大骂对方爹娘,更形容对方为“畜生”。该网友气愤不过,把周立波的私信截图发在了网上,引来新一波网友不平的热浪。

网络社会造就了我们的“凶猛”。但我们可曾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网络的大环境?

《社会心理学》的作者戴维·迈尔斯认为:社会情境和个体是相互影响的。社会情景会塑造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创造自己的环境。

像周立波、方舟子、凤姐这样的人物频频在网络上出现丑态,难道和广大网民无关?

评论家解玺璋认为:“我们这个社会面临着道德标准丧失、游戏规则混乱、利益至上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公众人物不管说什么,总有人‘叫好’,导致公众人物自我膨胀厉害,忘记了自己的出身,漠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标杆,信口开河。”

我们在网络上该如何交流?

其实很简单,你可以仿照现实生活中的状态。现实中,我们懂得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受到他人尊重。在网络中,亦是如此。一种比较健康的心态是:保留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尊重与你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后记


过去,我们担心的是环境污染;现在,我们需要担心的是“网络污染”。

网络就好像是我们第二家园,请问你会在自己的家园里随便倒垃圾,和人吵架吗?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