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萌宝宝怕打针,表情丰富惹人爱

这两天,有一张小宝贝怕打针的照片红得不得了。照片中,一个胖嘟嘟的小家伙紧靠墙角,弯着眉毛,小手拽着衣角,一脸忧愁,小眼神儿有些惊恐地望着医生,仿佛在问:医生叔叔,我能不打针吗?这样萌的表情,一下萌翻了众多网友。最萌宝宝的表情为啥这么惹人爱呢?也许很多人觉得奇怪的是,最萌宝宝的表情如此丰富,难道所有的婴儿都是卖萌天才?

“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并不清楚将要学习哪种语言,”美国杨伯翰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斯弗洛姆说。

“万能”婴儿


狗可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就连婴儿也能分辨狗的情绪。一项刊登在7月号《发育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区分犬类愤怒的咆哮和友好的汪汪叫。

研究结果证实,婴儿在学说话前就能分辨情绪。实验结果显示,6个月至2岁大的婴幼儿都能正确区分狂躁或温和的犬吠。但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与6个月大的婴儿反应方式不同。

先前有关婴儿才智的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是分辨面部表情和语气的行家,不管这表情或语气出自人类还是猴子。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分辨能力逐渐丧失。

传统观点认为婴儿携着“万能工具箱”出生,这使他们具有很大可塑性。随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断增加,这些“初学者”开始精炼自己的能力并聚焦在与自身切实相关的事物上。

弗洛姆说,但是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可能并未丧失这些能力,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狗可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就连婴儿也能分辨狗的情绪。一项刊登在7月号《发育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区分犬类愤怒的咆哮和友好的汪汪叫。

因为婴儿尚且不具备语言功能,本身就是非常渺小的个体,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依赖母亲,所以婴儿在环境中特别能够“察言观色”,他不会说话,无法与母亲沟通,但他可以通过观察母亲的表情,感受母亲的情绪,知道母亲是在干什么,想什么。婴儿不是我们所想象当中那么滴“无能”,婴儿可聪明了。

父母对婴儿的影响


父母与宝宝在一起时,应该把所有的不愉快抛诸脑后,心情尽量放轻松,否则,宝宝会受到你紧张的情绪影响,显得不安、退缩。

好情绪对EQ、IQ都有积极影响

婴儿的情绪社交发展是由内而外逐步展开的,他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家庭成员,亲子关系是他发展所有情绪与人际的起点,亲密的亲子关系可以稳定婴儿的情绪,让他感到安全。为了帮助他学习信任他人,同时为他将来的人际关系奠立稳固的基础。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作比较,明显地看出:前者的反应比后者灵敏,而且这个宝宝在以后的教育中也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快乐的情绪体验对宝宝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

心灵咖啡网原创,转载请注明。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