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救山羊超感动,童话故事现实中上演

从小猪救山羊的视频显示,这只山羊宝宝的蹄子似乎是被池底的石头卡住了,半身没在水里动弹不得,不停“咩咩”的叫着。小猪听到叫声后,立刻跳下池塘,游到山羊宝宝身边,用身子将它推了出来。随后,这两个小伙伴安全的游回了岸上。据悉,这段视频拍摄于美国的一家儿童动物园。

许多种类的动物都有社会性

从动物社会性来看,达尔文认为“许多种类的动物都有社会性,我们发现甚至不同种的动物也会生活在一起,例如,某几种美洲猴子;又如,不同一种的白鸦、穴鸟、欧椋鸟,都会合成一群,人对狗有强烈的喜爱,狗也更加以恩义报答人,所表现的都是同样的一种感情。每一个人一定都看到过,马、狗、绵羊等等在失群或与同伴分隔的情况下,是如何的苦恼,而至少在马与狗这两类动物,在与同伴重新会合的时候,又是如何地表示出它们强烈的相互的情谊……”

动物之间的友情——互相帮助

在高等动物里,最普通的一种互助是通过大家的感觉知觉的联合为彼此提供对危险的警告……许多鸟类和某些哺乳类动物会放哨……

社会性动物彼此之间也进行一些很小的服务活动……一队青灰猴在冲出一片有荆棘和长有芒刺的果实的树丛后,每一只猴都在大树枝上躺平下来,让另一只猴坐在旁边细心地检视它周身的皮毛,起出每一根芒刺,摘掉带有芒刺的果壳的碎片。

社会性的动物也彼此之间进行一些更为重要的互助活动:例如,狼和其它猛兽会合伙出猎,在攻击所要吞噬的动物时,会互相帮忙。鹈鹕会合在一起捕鱼。树灵狒狒会扳开石头,来搜寻昆虫之类;而当它们遇到一个特大的石头时,彼此会通力合作,把石头搬开或翻转,只要石头旁边容得下多少只狒狒,就有多少只一起出力,也就由这多少只分享所搜获的东西。

动物也具同情心

可以肯定的是,凡属有社会性的动物彼此之间都有一些相爱的感觉而这在没有社会性的动物是没有的。

许多种类的动物是肯定对彼此的苦难或危险表示同情的。即使鸟类也有这种情况。斯坦斯伯瑞上尉在犹他的一个咸水湖上发现一只老而完全失明的鹕,很肥胖,这说明、长期以来,他的同伴一定一直把他喂得很好。据勃莱思先生告诉我,他在印度看到乌鸦喂两三只瞎眼的同伴吃东西;而我自己也听说过一只公鸡的与此可以类比的情况。

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行为划归为本能,说它们是本能的行为;但这一类的行为是很少很少的,既然少,要指望他们积累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本能,显然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看到过一只狗对一只猫所表示的同情;这公猫病了,躺在一只筐子里,狗每次走过筐子,一定要对它病中的老朋友用舌头舐上几下,而舐的行动,就狗来说,是表达情谊的最为可靠的标志。有一股动力使一只勇敢的狗,在它主人受到任何人攻击时候,肯定会跳起来向攻击的人进行反击,这股动力不可能有别的叫法,只能叫做同情心。

动物与人,忠诚诚与深情

一只狗爱它的主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象一位古老的作家用一种古雅的语气所说的那样,“地球上爱你比爱它自己还笃的东西没有别的,只有一条狗。有人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条垂死而在痛苦挣扎中的狗还起而拥抱它的主人。另一个例子是大家都听说过的,一条躺在解剖桌上的狗,一面忍受着刀剪所给它的痛苦,一面却不时的舐着动手术的人的手……”

动物还表现和一些社会性本能相联系的其它一些品质,例如,狗也具备一些自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由来看来并不完全是因惧怕惩罚。勃饶乌巴赫说,主人不在,它们也能自己克制,不偷东西吃。长期以来,狗一直被公认为是忠实与善于服从的典型动物。但大象对驱策它和饲养它的人也很忠诚,而在它的心目中,这人有可能是象群的首领。

呼克尔博士告诉我们在印度所骑的一只大象的事,有一次这只象陷进了一个泥沼陷得很深很牢,到第二天才由人们用大绳子拖拔出来。凡遇到这种下陷的情况时,大象总要用长鼻子卷取周围可以移得着的任何东西,死的也好,活的也好,把它们垫塞在双脚下面,使自己免于更深地陷进泥淖;所以当时赶这只象的象奴非常害怕,怕它把胡克尔先生也卷去垫空,从而把他压个粉碎。不过,据有人地告诉胡克尔先生,象奴本人是不会遇上这种风险的,因为象奴对它有恩。一只分量极重的大动物,在危急存亡的时刻,竟然会有这种自我克制的力量,而有所不为,这不能不说是它的高贵忠诚的品质的一个值得令人惊奇的证据了。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