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心理学各流派中,精神分析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历经一个世纪仍在沿用。你个人觉得,它为何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徐勇:精神分析关注到人的内心深处,关注到潜意识对人体行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难被自身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好奇和探索的态度,是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一种触摸和尝试,尝试去理解、接纳并包容他们。
2,今天我们会将精神分析当作经典理论和方法,你个人认为,它经典的魅力体现在哪里?也就是说它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任何经典,都要结合时代需求来予以创新和发扬,你个人在这方面是如何做到的?做出过哪些努力和思考?
徐勇:精神分析确实很经典,它是第一个科学的,系统性的心理治疗。就像刚才所说,它的魅力就在于对人内心深处的好奇与探索。因为人长着两只眼睛,生来是容易向外看的;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内在精神世界的,一个外在的现实世界。而精神分析让我们向内看,去探寻生命中未知的部分。
精神分析一直在发展,比如说由原来的一个人心理学,到两人心理学、关系心理学;由主体性到主客体性;并且对主体间性也有很多新的理解,以前侧重于分析问题,将病人当成类“标本”,现在将问题看成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产生的现象,非常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
3,精神分析是每个心理学人必备的基础吗?咨询师可否直接学习其它方法,而跳过精神分析呢?这样做,你觉得会有什么不足吗?
徐勇:我不认为是必备基础,因为我不想将它的必要性无限放大。心理学有那么多流派,选择哪一种,要视你服务的对象和目标来确定。但在国外,精神动力学是治疗师的必修课——你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但你必须有这些基础。
4,影响深远往往意味着进程缓慢,比如说治疗中要对来方者的历史进行慢长的追溯和清理,这和现时代的快生活,高效率可能会发生冲突,来访者可能会表现得失去“耐心”,这种事情发生过吗?你为此焦虑吗?是如何缓解这种矛盾的?
徐勇:确实,作为治疗方法,精神动力学大部分意味着长程。但也有各种形式,比如中程、短程、焦点式解决。决定哪种形式,并不取决于治疗师所持理论或个人的喜好,而取决于病人的需要。确定来访者的问题,如人格改变,就坦诚地告诉它需要长程,如果无法实现,就会提供一些针对短程的建议。当然,确实有些病人,他们希望快点回去工作,仿佛自己是一架机器,能够快速修好。这种时候,开点抗焦虑药给他也没错,但问题可能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缓解这种矛盾,主要通过沟通,深入探讨一些问题,让他对自己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激发起他对内心世界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索欲望。
5,精神分析经过不断发展,先后出现诸如弗洛姆、荷妮、温尼科特等众多佼佼者,对你个人来说,受谁的影响最深?他们的哪些话,使你深受启发?
徐勇:受影响的人很多,如Ogden对主客体关系如移情-反移情的理论,如依恋理论。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精神分析治疗师温尼科特的一句话(原话不太清楚):当别人问他,你为何总给别人做解释?他回答说:我想告诉别人,我对他的理解是否有误;同时我也在告诉他,我没有睡着。这句话虽然有些开玩笑,但传递出一个信息是:他始终关注着来访者,是和来访者在一起的。
6,童年对人的一生都影响重大,这一理论已超出精神分析,被各流派所吸收。能谈谈你的童年经历吗?如果从精神动力学角度,你会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对自身的影响与塑造呢?
徐勇:我不希望在此暴露我的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经历。在来访者面前我是否会进行自我暴露?这要看情况而定,看对治疗是否有作用。
7,无论从个人成长或心理执业提升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转折点?现在从精神动力学角度来看,这些转折对你意味着什么?
徐勇:对我来说,这些成长或提升,都不是爆发式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比如说,开始使用精神动力分析时,接待来访者前,总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而且奇怪,自己的来访者出来后,怎么没什么反应?而同事的来访者,有些会哭着出来。后来才知道,来访者的反应和治疗师的特点有关。现在接待来访者还是会有焦虑,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但你会更懂得如何去面对这种焦虑。
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我的德国老师给我帮助很大,影响很深。他很有学识有声望,总是免费给我们提供督导和咨询。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那种完全接纳、包容的态度,使你在他面前非常安全,无需担心暴露自身不足,而受到任何负面反馈。
8,精神分析遭到部分人质疑,可能是因为它建立在不可实证的前提上,比如潜意识、梦境甚至对一些神秘事件的关注,不知道关于这点,有什么新发现?你是如何看待的?有发生在你身上,或者个案中的“奇特”(难以考证)的事件吗?
徐勇:精神分析的许多概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尤其是脑科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证实。但理解对治疗方法的实证支持不能片面。在国外,对实证的要求,和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医保制度有。但很多治疗师不太愿意接受医保病人,是因为治疗行为会受到医保公司的限制或干扰。如果过分强调实证,会抽离掉心理治疗中很多哲学性的或心灵性的部分,有些因素是无法被量化的。比如说治疗师经常有这种经历,当你问来访者,什么对他最有帮助?他可能会告诉你治疗师的一句话或者某一个场景,但治疗师却可能没什么印象。
平时工作太忙,我不太关注自己的梦境。但如果结合到治疗时,我会分析梦境的意义。
9,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学习精神分析,你怎么回答?
徐勇: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他自己回答,而不是我给出答案。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会说它很有趣,很有意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