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夏莹是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一处的测谎专家,作为辽沈公安测谎第一人,她被誉为“谎言克星”和“猜心女警”。从事测谎工作13年来,夏莹受理了全国各地600余起重大刑事案,为600多个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无一错漏。下面让我们走进夏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和她所从事的神秘工作——
努力两年,测谎仪在破案中派上用场
记者(以下简称记):测谎仪在常人看来颇为神秘,测谎在破案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夏莹(以下简称夏):人在说谎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肌肉微颤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可以测出来的。测谎是根据实际案情,用事先编好的涉案关键细节提问被测试人,通过对其生理反应的数据分析,判定被测试人是否说谎。虽然人的心理素质有别,但即便是反侦查能力特别强的职业罪犯,只要面对测谎仪,皮肤反应仍然能出卖他。测谎最主要的功能是排除法,即排除犯罪嫌疑人,给重大嫌犯洗冤。测谎不是万能的,心理测试不能作为证据,只能起到对办案人员坚定信心、提供破案信息的作用。
记: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
夏:应该说是这个职业选中了我(笑)。1995年,我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预审专业毕业。当时,沈阳市公安局从美国购买了多道生理记录仪,即测谎仪。我被选中操作这台测谎仪,从此,我便与测谎这个职业联系到了一起。
记:测谎仪属于高科技破案工具,你是如何操作的?
夏:仪器再好,也是人掌握的。当时,我听说北京有一位教授在国外学习了这方面的技术,便特意去北京向这位教授学习了一个多月,总算知道怎么操作了。但是能不能应用到破案中,我心里还没底。于是,我就找同事、朋友做实验。谁交过几个女朋友、谁下班坐班车还是坐公共汽车都成了我研究的题目。
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是哪个月出生的。那个同事想考我,让我测谎。于是,我从1月问到12月,那个同事都故意说不是。这时,我说出了那个同事出生的月份,那个同事说正确。有一天,一个同事要考我,拿出5张扑克牌,自己抽出一张,看了一眼,然后又放回去,让我说出刚才抽出的是哪张牌。于是,我就一张一张地问那个同事对不对,那个同事都故意说不对。然后,我说出了那张牌。那个同事连声说:“神了!神了!”又过了几天,一个同事要和我打赌,说我肯定测不对他出的题。我很有把握地说:“行啊。”可没想到的是,我却输了,在同事面前出了丑。
那个同事说:“面对测谎仪会有很多的假象。有一位同行就是被假象迷惑,结果办了一起错案。”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补充的知识还很多。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生理学、预审学等。我开始研究哪是假象,哪是真相。慢慢地,我成了同事们心中最难骗的人。
记:这下你该在破案中大显身手了吧?
夏:恰恰相反,刚接手测谎工作的前两年,我经常产生是否继续干下去的念头。因为当时人们对测谎用于破案还不太了解,认为测谎是唯心的、不科学的,根本不能作为破案的辅助工具。所以,我去帮助别人破案,都要先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测谎等常识性的东西。当时我接手的案子大都是陈年积案,早已过了测谎的最佳时机。他们请我过去,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让我去练练手。对于这些偏见,我很苦恼,甚至产生过转行的念头,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两年。
记:真正让你找到感觉的是什么案件?
夏:那是1997年12月16日,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成功侦破一起系列抢劫“凌志”轿车的特大案件。据多名被害人反映,歹徒是持一支五四手枪抢劫的,但那支五四手枪却下落不明。嫌疑犯交代枪在其妻子杜某手中,杜某却一口咬定将枪扔到了垃圾箱里。可警方将全市的垃圾箱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枪,案件一时陷入了困境。那天,我在吃饭时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马上想到了测谎仪。于是,我主动向领导请命,对犯罪嫌疑人的妻子杜某进行测谎,领导同意了。
我很清楚这次成功与否关系到测谎仪能不能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我反复研究案情,出了几道测试题。随后,我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杜某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测试,终于让她在“你是否将枪藏到了你的亲戚那里”这一问题上出现极高的对应反应。我建议办案人员对杜某的亲属进行重点排查。果然,警方在杜某哥哥的办公桌下面找到了那把枪。从那以后,领导真正意识到了测谎在破案中的作用,我的测谎仪开始派上了用场。
屡破奇案,测谎仪在我的调教下大显神威
记:你从事测谎工作13年来,为600余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心理测试,无一错漏,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案件?
夏:2003年5月,沈阳市一家企业的财务室被盗。经过排查,只有5个人有重大嫌疑。有一个人,人们众口一词说不会是他。一提到他,人们给的都是赞美之词。那么剩下的4个人中又是谁呢?查来查去,始终定不下来。领导决定对这4个人动用测谎仪。我对第一个人进行了测试,肯定地说,不是他。接着我又对第二个人进行了测试,也肯定地说,不是他。第三个人经过测试也被排除了。于是,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第四个人身上。那3个人都不是,肯定就是他了,别人都这么认为,他自己也很紧张。
测试结束了,我又一次肯定地说,不是他。这时,被测试的4个人的语气也硬了:“我们都测过了,剩下的那个人也得测啊!”最后,剩下的那个人也走进了测试室。我对那个人进行测试后,肯定地说,钱就是他偷的,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原来。那天他看到财务室的钱没放好,屋里又没人,就顺手拿走了。他认为,凭着自己的良好口碑,是不会有人怀疑他的。结果,在我面前,这个大家公认的“好人”现了原形。
记:有很多案子看似无从下手,利用测谎仪也许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这样吗?
夏:这样的案例还不少。2005年6月10日晚上,沈阳下了一场大雨。雨停的时候,人们在苏家屯区五趟房过道发现一名叫徐丽(化名)的女尸,死者被人捅了30余刀后死亡,手机、现金等物品下落不明。由于当晚下了大雨,现场被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警方只能从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入手寻找犯罪嫌疑人。经过摸排,一个名叫张成的男子进入警方的视线。张成曾在两年前与死者同居,据反映,张成在两人分手后仍对徐丽时有纠缠。
那么张成是不是凶手?而他在案发当晚的行踪,只有其母能够证实。张成不承认是他杀害了徐丽。由于本案没有任何痕迹,也没有找到凶器和血衣等物证,警方无从下手。这样下去,也许这个案子就成无头案了。在这种情况下,专案组向我求助。我吃透案情,从案件细节入手,抽丝剥茧,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将张成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使其在科学准确的测试结果面前哑口无言,心理防线彻底瓦解,如实交代了杀害徐丽的罪行。
记:有很多高智商罪犯,利用自己的反侦查能力,给警方制造了许多假象,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案件?
夏:当然有了。有一天,警方接到报案,一家大型商场的一个女经理下班回家时,刚从自己的车里出来,就被3个蒙面人给打了。虽然她被打了,但手里的物品和钱却没有丢。也就是说,那3个人不是抢劫,而是报复。那么是谁在报复她呢?最近,这个女经理在商场里搞改革,肯定得罪了一些人。顺着这条线,警方把视线集中到了一个供货商身上。通过调查,那个人却没有作案时间,好多人证明女经理被打的时候,他正在和朋友喝酒。
然后,我对他进行了测试,他真的没有打那个女经理。我想,会不会是他找别人打的呢?于是,我对他进行了第二次测试。这次测试结果显示,他说的是假话。于是,警方加大了审讯力度,他这才说了实话。果真是他找人打的。他想报复那个女经理,事先带那3个人去了女经理的家,而且让他们认了人,并说好了动手时间。同时,他在外面和朋友喝酒,制造不在现场的假象。他虽然设计得很完美,但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
记:市场经济形势下,一些人的犯罪诱因越来越复杂,有没有让你感触比较深的案件?
夏:有啊!一次,我接到一个测谎任务,犯罪嫌疑人资料显示的是:34岁,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预审专业毕业,在沈阳市治安支队工作过……我当时就愣了,这个测谎对象竟然是我的同行、大学校友,也算是自己的“师兄”。他因为参与赌球触犯法律。我看见他时特别尴尬,他比我高一届,也是学预审的。测谎过程中,这个“师兄”也没有为难我,很配合。测谎结束时,他还关切地问我:“听说你们涨工资了?”我说:“涨得也不多。”他说:“多少是多呀,像我这样挣多少钱也用不上了,珍惜你现在的生活吧。”
其实这个“师兄”上大学时非常聪明,毕业后做了几年警察,接触的都是出入歌厅、洗浴中心的大款。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富商,因为警察不能兼职经商,他就辞职和对方合伙经商,合伙人的司机喜欢赌博,于是他也陷了进去。一个政府官员拿公款和他赌博,他赢了,但是政府官员被批捕后,牵涉到了他。像这样的个案还真不少。
职业习惯,使我的婚姻兜了一个圈
记:你现在已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知名的测谎专家,生活中说谎的人很多,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夏:在生活中,我不喜欢说谎,也不喜欢别人对我说谎。因此,我的亲人、朋友都不敢对我说谎,有时,我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他们就以为我发现了他们的谎言。当你说出一句谎言的时候,你可能需要10句谎言来圆你的这句谎言。说谎者累心,何必要说谎呢?
记:你经常与犯罪嫌疑人玩“猜心游戏”,这样的工作性质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夏:影响很大。我原本是个爱说爱笑,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但十多年的测谎生涯,却让我的性格有了改变。因为在测谎过程中,对每一个接受测试的人,我都会以挑剔的目光看他们,也就是专门挑他们的刺儿,让他们不舒服,从中洞察他们的心理及生理反应。时间一长,这种职业习惯竟然被我带到了生活中,我的同事、亲人都说我变得爱挑剔、敏感多疑了。
记:这种职业习惯带到了婚姻中,杀伤力肯定不小吧?
夏:现在反思一下,我的第一次婚姻无疾而终,与这种职业习惯带来的性格改变有很大关系。我在多年测谎中接触的嫌疑犯80%是男性,我问过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做没做过对不起妻子的事?他们大都说做过,这让我很失望,也让我对男性在婚姻的忠诚度上有了怀疑。
我经常愤愤地想,为什么男人背后总有那么多故事?带着这样的念头走进婚姻后,我对前夫变得敏感爱猜忌。有一次,他在外面应酬回来得很晚,我临场发挥对他测谎。对于我攻势凌厉的问题,他有些不能自圆其说,我便把一些男人对妻子犯下的错都移植到他身上,对他不留情面地冷嘲热讽,这使他男子汉的尊严受到了伤害。他说他不习惯我那种刻薄及冰冷的职业语言。就这样,我们经常发生口角,继而开始冷战,最终这段婚姻无疾而终。
记:第一次婚姻结束后,你对自己的行为反思过吗?
夏:第一段婚姻结束后,我才意识到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生活还得继续,痛定思痛,我决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观察,我吃惊地发现,我成了亲友、同事眼中不受欢迎的人。一次,我和同事发生了不愉快,那位同事直言不讳地说:“夏莹,我劝你几句,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你应该把生活和工作区别开来。生活中,没有人会习惯你那种挑剔的职业语言,我劝你多看一些女性心理学书籍。”
同事的话很尖刻,一下子击中了我的要害。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回味着同事的话。我认为,如果自己不能改变职业习惯带来的影响,我的生活及今后的人生会很失败。从那以后,我就尽量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买来女性心理学书籍研读。慢慢地,我变得比以前宽容了,看别人的优点也多了,同事、亲人也觉得我容易接触了。
记:你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婚姻,是吧?
夏:是的。人的心态一变,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2006年,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个有过生活历练的人,接触几次后,他指出我做事太要强了,而且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说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首先要活出真正的自己。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第二次婚姻开始后,我从丈夫身上学会了包容和体谅,我们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对方,对彼此内心深层次的东西也更加关注。我今年36岁了,因为工作及其他原因,还没有尝过做母亲的滋味。我想等有了孩子后,我会变得更加宽容,我不会让关心我的人失望。
(<作者>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