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人问起我是学习什么专业的时候,我的回答总是有些犹豫。因为当询问者听到我是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在他们的脸上一般会看到退缩和好奇两种表情以及接踵而来的询问,“你能看出我心里想什么吗?”;“是不是就和我说话就知道我藏了什么秘密?”;“我一定不能和你多说话,否则我就被你看穿了!”……诸如此类,不胜其烦。每每如此我总是要解释一番或者一笑带过。
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一些内容虽然在我国的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中有所体现,但是真正发展起来确实在近几年。所以很多人对于这门科学有着一些误解。
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呢?平时我们挂在嘴边的那些词汇在心理学中有会有怎么样不同的含义呢?心理学究竟有哪些作用用?
根据心理学专业基本教材《普通心理学》中对于心理学的描述,可以将心理学的定义概括为:通过对于认知、情绪情感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一些研究方法,对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身体机制和脑的活动等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目前心理学的知识框架以及大多数理论都是通过实验进行证明和验证的。
而且,我们所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有很多是通过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翻译外国文献得来的。真正能够通过和人谈话,或者观察而了解到个体个性深层次内容的心理学家一般都是有着长期的学习和丰富的实践工作,心理学的初学者主要学习的使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的理论和简单的操作方法,所以当你下次碰到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不要为难他们了。通过对于心理学定义的解释,可以看出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和关系。那么,这一些联系和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有哪些作用呢?
我认为心理学是能够让人幸福的科学。它能够让人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心跟舒适。
今天我要讲的心理学词汇是:变态
也许大家没有注意到,变态几乎在每个人的身上、每种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但是有的变态的表现是清晰的可以很容易就察觉,有的却是很难辨别出来的。一些专家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变态的行为和思想时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七个元素来判别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这个人是否变态。它们是:
痛苦(suffering)
适应不良(maladaptiveness)
不合理(irrationality)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unpredictability and loss of control)
少见的和非传统的(rareness and unconventionality)
观察者不适(observer discomfort)
违背标准(violation of standards)
以上元素存在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判别个体的行为或者个体是否变态。除此,在判别过程中要注意,判断变态是具有社会性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