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的人才哲学:人人是人才

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中国好声音》时,我是乐观主义者。

之前的选秀节目,无论是《超级女声》还是《中国好男儿》,突出的是竞争,讲的是物竞天择,那是达尔文的学说,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好声音》不回避竞争,但是把选择权从“上帝”的手中要回来一半,看重选手的潜力与价值,传递人文主义关怀,点亮人本主义思想。从节目的受欢迎程度来看,这一转变是非常成功的。

 

唱出你自己

——从自由竞争走向

在这个舞台上,明星导师背对学员,不论出生,不比长相,只听声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舞台上人人都是人才,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实力,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尊重。强调竭尽一切发现自我,展现人性,达到完美。显然,这是弘扬人的与价值,使人性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这个舞台尊重的不仅是实力,还有!明星导师看重的不仅是学员现有的功底,也看重学员可开发的潜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唱的似乎一般,但在导师眼里却是可造之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唱功非常了得却未赢得导师的转身,因为在导师眼里他们太优秀。

 

与“上帝”对话

——从自我实现走向自由选择

节目在考验学员唱功的同时,更是多位明星导师判断力的大比拼,当有多位导师同时选择同一个学员时,选择权便握在了学员自己手中,此时导师间的“你争我夺”是非常有趣的看点。有趣就有趣在选择权已从“上帝”手中交还给学员。 

《中国好声音》了不起,了不起在她赋予学员以自由。这是人类所最珍视的,也是被之前的选秀节目所最忽视的。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采取个人态度的能力——不能被剥夺。当选择权交到学员手中,学员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自主选择,建立与保持了自己存在的同一性和主体地位。

 

唱出来的管理心理学


 

人才无处不在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这让我想起海尔的用人哲学:“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海尔固然高明,但仍是把自己放在养马放马的角色上,彼此不在平等的地位。企业与员工若站在平等的地位,从雇佣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这将是企业管理上的巨大进步。

 

员工的潜力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不应仅仅看重员工当下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也应该看重员工的潜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平凡的人,经过培养,使潜能得到适当的发挥,也可干出一番惊人的事业。无论是现在事业有成,还是事业无成,无论是年老者,还是年轻人,无论是搞行政的还是搞业务的,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通过内在的深入挖掘,使我们更明白追求卓越的出发点,定能有所作为。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