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不住亲密接触的考验 就不适合做宇航员

神舟九号飞船于16日傍晚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根据既定的飞行方案,飞船将在轨飞行十余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激动人心的创举背后,也有心理学工作者的功劳。

超常的心理才能成就超常的事业。在载人航天这样旷世的工程里,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活当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险情,有的人表现得豁达乐观、镇定自若,有的人却显得神情沮丧、手足无措。这就涉及到心理情绪问题。二次大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来挑选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成绩表现都很优秀,可是一上战场,就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

一个合格的航天员必须对他的能力极端自信,而且必须宁愿自己完成而不是依靠别人去完成某项任务。这并不是说有这类个性的人宣称自己有多么伟大,而是说,有这种个性的人拥有在遇到危险情况需要自救时会有更多的自信。

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中国飞天第一人杨杨利伟说,在航天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制约任务成败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心理而不是操作上。尤其是在出舱活动这样对航天员自主性要求更高的任务中,航天员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执行任务的能力。

“比方说,一旦飞船自动控制失效时需要航天员手动操作,有的航天员几分钟就可以驾驶航天器找到地球,有的人则会越跑越远。”杨利伟说。

“当你打开舱门时是什么感觉?在舱外工作几个小时累不累?”在与国外航天员几年来的交流中,这是杨利伟问得最多的问题。

航天员心理选拔是为了保证在所有候选人中选拔心理、智能均优秀的人才,使他们能在狭小、封闭和隔绝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完成驾驶飞船和高科技水平的科学实验任务。面对太空中难以预测的风险,要求航天员在太空既不会出现异常行为,也不会有心理生理代谢失调。这就要求航天员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坚强神经”的心理素质。心理方面的检查项目有4项。

心理调查

航天员要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能力,因为在未来的太空生活中,两人以上的航天生活持续时间会延长,从俄罗斯、美国航天资料看,一同在太空工作过的航天员往往都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我们在心理调查方面请3位飞行员领导或同事对他们的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幽默感、判断决策能力、应急耐受性和在危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等作出客观的评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的心理方面是否适合当航天员。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克斯·堪纳斯,专门从事宇航员心理状况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对宇航员的心理鉴定往往在挑选阶段最为严格,一旦成为宇航员之后,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评估就往往让位于对工作表现的评估。虽说也有心理医生时常检查,但并没有那么严格。“我们能鉴定一个人的性格,但不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何种改变——人的心理是会发生变化的。”

美国退役宇航员肯思·科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宇航员确实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就连一向把宇航员当成超人看待的美国宇航局也承认,宇航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是:身穿银色的宇航员制服。至于心绪等其他方面,跟常人没有本质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1998年曾有英国记者询问过多名宇航员:“在狭小的航天飞机内,在漫长的航天旅程中(飞往火星的旅途据说会长达3年),男女宇航员天天亲密接触,会不会发生性关系?”当时35岁的诺瓦克回答说:“应该不会,因为激动的心情超越了人的本能。”

心理会谈

心理会谈包括结构式会谈和情景模拟两部分。结构式会谈有些类似于心理咨询,但更全面更具体,会谈是根据航天员职业活动内容,针对个性心理品质编制的会谈题库,反映成就动机、情绪、冒险意识、竞争意识、人际关系、意志、反应能力、家庭背景、职业技能等,与受检者面对面谈话,评价其个性特征。职业技能包括手工技能,因为一个航天员在机械维修、电线连接、木工、制图、系统安装方面的手工技能,将会在太空派上用场,这是俄、美航天员的经验,应当引起重视。

情景模拟有些类似于野外生存训练。假定飞机失事,掉到北方一个有冰雪的山区,救生包中有火柴、手电筒、食品、滑雪板等20种物品,受检者4人,2人一组,每组先按物品对逃生的重要性排序,然后4人一起协商排序。要求三位以上专家根据每名受检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假定逃生环境也可以是沙漠、丛林或热带地区,通过多个不同环境的情景模拟,逐一考查飞行员的生存、隐藏、脱险、保存体能和逃生等技能。需要对调查者提醒的是寻找水源很重要,如果没有食物,一个人可生存几周,但若没有水喝,则3天后就难以生存。因此,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多喝水以防脱水。另外,就地取材,注意用火,飞行员充分利用各种装备以求生存,如氧气面罩上的气管可当吸管,伞布不仅用于防雨防寒,而且还可以裹在脚上防冻伤等等。

宇航心理学家介绍,飞船进入宇宙空间后,远离人群,除和地面联系外,与世隔绝,长期的寂寞生活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宇航员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的生活,隔离室训练便应运而生。隔离室几乎不受任何声响刺激,如同与外界隔绝一样。性格是否合得来是不是选定机组人员时要考虑的因素?宇航心理学家说,不是,许多人听到都会感到吃惊,因为毕竟宇航员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个你受不了的人共处可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弄不好连工作都要受到影响。

但是,宇航员都是职业素养很高的人,他们不会让个人的心情影响到任务的执行。再说,一次航天时间都相对比较短,一般是一个星期,最多也不过两个星期。对大多数宇航员来说,在这样短暂的期间里,哪怕是与魔鬼同眠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去空间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来的人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冲突,会影响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对宇航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个性心理测试

俄罗斯和美国选拔航天员时进行个性心理测试。我国则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9年的中国版心理测试问卷、指导书,受检者按照问卷指导语的要求,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回答问题。心理测试问卷由10个临床量表(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和3个效度量表组成,根据常规模式及其评价标准做出评价。

从国外航天员个性心理测试来看,在自我个性测试中有高分记录的,与那些在测试中得低分的应征者相比,得高分者能成为更成功的战斗机飞行员或航天员。

心理能力测试

心理能力往往是说一个人在突发事件中和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决断性如何。因为这时,你能真正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当一个不适的局面出现时,面对它,做一些事能改变它,战胜它。在茫茫无际的太空,一个优秀的航天员更应如此。

这里说的心理能力测试包括一般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及多项任务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能力测试。一般能力含知觉速度、目标知觉、符号转换、图形归类、找规律填数、机械理解能力等测验。根据常规模式用9分制评价相应能力的优劣。判断决策能力含跟踪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警觉能力测验。根据常规模式评定跟踪误差和判断的正确率。多项任务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能力含跟踪目标和数字运算或图形辨认,以及双手协调能力等2项任务的测试,最后评定出受检者的成绩。

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任何人都很重要,对从事高难度高科技的航天员更应注重内在的品质。请记住这样一句话:人类为达到目的,可以将潜力发挥到极点并且可以承受极大的考验。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