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工厂:我与文艺有个约会!

我需要体味到绝望,我需要堕入精神的无底深渊,我需要陷入自戕的心绪,然后才能体验到神恩,才能沉入酣睡并面目一新地再度觉醒。我要先成为无知的愚人,然后才能发现自我中永恒的神祗。生活的路仿佛螺旋形,也许是原地绕圈子,但无论它引导我到何方我都将循路前行。——黑塞《悉达多》

初建时的798工厂永远也不会想到,在若干年后,巨大的车间里里外外爬满艺术的藤蔓,遮蔽了一个时代的斑驳锈迹,生命与精神价值的追索以艺术的姿态,在工业建筑里、在一条战争动脉之上、在历史的轮回里自由怒放,开启了一幢建筑新的年轮。

艺术在哪里可以扎根发芽——798,是一个后花园,色彩、线条、思想。打破时空,打败金钱,打碎一只尘世的瓦罐,以尖锐的美刺痛生命。这里是有些人的天堂,这里是有些人的风景!

 

旅游目的地:北京——798工厂

心理关键词: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

当很多人整天在想着如何能住上拥有观景阳台的楼盘时,另一帮人却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城市郊区的废厂房里。这是一些特殊的人,他们是搞艺术的,所以他们比普通人更有理由展示自己的个性。从时间上来说,他们是自由人,他们不需要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对于这些艺术家们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空间。而今他们正以群体的方式,拥有了这样一个随心所欲的空间。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同时,798也指代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

学点心理学:艺术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个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全部精神活动比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意识如同浮在冰山水面上的小部分,无意识犹如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冰山,占有主要的地位,科学、宗教、艺术等活动都受到无意识的支配和影响。

总体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无意识或下意识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构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显然,在无意识中渗透着意识,在感性中交织着理性,在灵感中凝聚着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长期的潜心苦思。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798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由于文化渊源、思想观念、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在建筑审美观念上也不同,不论是从建筑的风格和形体审美上,还是建筑的和谐和对称审美上,都体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或是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或是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的融合之美,都能比较全面、立体地反映建筑美学的全部意义,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建筑审美形态定位。所谓“包豪斯风格”实际上是人们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种称呼。包豪斯是一种思潮,而并非完整意义上的风格。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

 

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入驻者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而这批入驻者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798是新时期的青年文化经过积淀转向成熟的载体。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新的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出现在798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进入艺术家的私人领地,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大多数的艺术家工作室兼具展览功能,不同的装修和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其个性。区域内的餐厅、酒吧、茶馆一眼看上去也全像画廊,整个空间布满了雕塑和绘画,吃喝的道具反而隐藏起来。

心理TIPS: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事实上,艺术风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既与艺术家自身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特点分不开,它涉及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从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

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类型倾向与他本人的个性心理密不可分,因生理遗传将影响生理特征及个性气质,从而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喜好、艺术风格。同时,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心理体验的关系密切,心理体验是经历过后能够让人回味的收获和感受,不同的心理体验会导致不同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也与色彩心理有关,色彩对于人的知觉造成各种刺激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色彩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样,艺术家会因心理感受、情绪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色彩。总之,艺术风格受个性心理、心理体验、色彩心理的影响。

 

798一色的老旧砖墙,方方正正,外表平淡,它的清冷中自有一种朴素大气之美。一批当今最活跃的艺术家渐渐将它打造为今日北京的一张脸,并命名为——798厂艺术区。

北京有诞生文化概念的土壤,安居或漂流在北京的艺术家则有孵化概念的本能。兼具LOFT和SOHO两大概念的798在2001年点燃星星之火,2002年逐渐升温,2003年略呈燎原之势,终被认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

 

798艺术区对人们的心灵、情操、艺术感、知识、创造力等所产生的作用,得到了游客们大量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它的独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见,798艺术区,对中国来说,对北京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一个区域,而是意义重大、功效独特的一个地区。它的存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是中国本土文化交流、渗透的场所。

 

798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思想领域前进的水平。798是北京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微而言之,它也是当代艺术家尤其是先锋、实验、前卫艺术家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舞台,是那些对文化艺术有兴趣、文化层次较高者放松自我、拓展视野、激活思想、启发灵感的场所。

 

有人说:“798里是一群不入主流的边缘人,任人参观他们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有人说:“798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是一处极具包容力的空间,是先锋艺术家创作的理想家园。”有人说:“798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充满各种元素和各种冲突,是一个你想看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方。”

“道听途说”798,不如亲自走走。 看历史的痕迹、看时尚的跃动,看传统的阳光,看先锋的探索,看工业的遗产、看商业的繁荣,看不同人的生活,看多种元素的冲突和共存,或许这正是798的魅力所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