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买彩票了吗?

 

2009年10月8日,河南安阳一彩民中得近3.6亿元大奖。别管这个“彩票王”是不是被人们所质疑的作弊,一夜暴富的示范效应还是让成千上万的彩民们疯狂,古城安阳一时间成为中国彩民圣地,很多的彩民甚至组团到安阳那个出大奖的幸运投注站去沾喜气。

中国发行彩票有12年历史了,几百万、几千万大奖不时开出,但从来没有这一次影响大。身边发生的神话最容易刺激人,在3.6亿元大奖新闻的冲击下,郑州的一张姓小伙儿把辛苦攒下的2.9万元置办婚礼的钱全部拿去买了彩票。本以为中奖概率大了N倍,结果只中了1000元,疯狂的小伙子又把这1000元买成了彩票,这回就连2元钱也没有中,女友知道后当街跟他闹分手。这位哥儿用3万元买的不是彩票,是希望,是幸福的可能性——但幸福并没有如愿降临。

不切实际的乐观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表现得过于自信,包括对自己运气的估计。

研究显示,当我们持有一种观点或作一个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些观点和决策的证据,同时也会对这些证据采用一种选择性的解读方式,而与之相左的证据和解读,我们会有意无意地选择视而不见。证实性偏见导致我们原有的观点和决策不断得到巩固。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具有不确定性的利益和好处,都会引起人们的痴迷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持续而
稳定的追求。新闻报道的定向启发经常会巩固我们对彩票的购买欲望,让我们相信自己有跟新闻主角一样的中奖能力。

彩票刺激了我们的多巴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买彩票时总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而这与人体内的一种奇妙物质——多巴胺——有关。多巴胺,是人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司管着我们的情绪,可以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从而刺激你大脑中的情欲和感觉。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因为发现多巴胺是人脑中的快乐信使而赢得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多巴胺是一个嗜好新鲜的小家伙,越是新奇的、无法预期的事件越刺激它的分泌,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快乐感觉。而彩票这种低投入高风险的活动自然是它的最爱,一旦有所回报,它就会大量分泌,让我们欣喜异常,从而更愿意接受下一次的风险。

同时,多巴胺的分泌属于条件反射,一旦某种信息与它建立联系,当这种信息的暗示出现时,大脑就开始分泌多巴胺,当暗示消失,多巴胺的分泌也会即刻停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买彩票后觉得快乐,一旦中奖落空,立刻变得郁闷的原因。

买彩票也能调节身心

人们内心总有对变化的渴望,希望看到奇迹发生,但现实生活往往是平庸乏味的,用较少的钱去搏较大的彩,周而复始地为自己编织一个美丽梦想,这对很多人而言不失为一种比较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间拥有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情。对乐于享受这种感觉的人,彩票就成为一种可以持续参与的调节身心的游戏。

本文改编自《心理月刊》,悦生活,行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