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斗争不只发生在政治或是商业上,更多是发生在人际关系、家庭与亲密关系之间。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人的内在,更是权力斗争的温床!
内在不就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吗?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角色在斗争?
没错!我们的内在是真的有许多的角色,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作“次人格”。
“你好,我是你的焦虑!”
“妳好,我是妳的忌妒!”
“你好,我是你的愤怒,我恨不得把欺负我的人给捏碎!”
“你好,我不但是你的老大,更是所有人的老大!”
“妳好,我不但是妳的强势,更爱管人家闲事!”
“妳好,我是妳内在的小可怜,希望大家都会可怜我,帮帮我!”
“你好,我是…………”
于是乎内在的每一个自我(次人格),就会开始拥有自己的自主权!
当发生一个事件的时候,内在的自我就会争相的发表意见。
忌妒说:“哼!她分明就是在忌妒我,所以这样欺负我!”
恐惧说:“不会啦,她之前对我这么好,怎么可能这样对我,我不要失去她对我的好啦!”
愤怒说:“拜托! 她对妳的好不过是因为想要利用妳,哼!真是可恶。”
小可怜说:“我需要别人站在我这一边,呜…我要让大家知道她多可恶。”
于是乎,我们就会因内在的纷乱,不自觉的开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事后或许会有后悔跟内疚,但很快的,内在的这些声音又会把我们给淹没了。不然,也会被愧疚感所牵着走,让自己无法真正的快乐起来。
注意!当我们拒绝去听见或是否认内在的这些“自我”时,这些可爱的“自我们”就会投射到别人的身上,那被投射的人就会以你不想面对的那个面向来对待你。
例如:当你从小是被掌控欲很强的亲人对待时,你可能会对此感到愤怒,因此你会更不能接受你内在也有掌控欲的一面。但毕竟我们是人,人性里也有掌控欲的面向,但是当你不想成为那个你讨厌成为的人时,你内在那个“掌控欲的自我”就会被你忽略跟压抑,因为你认为:“哼 ~ 我才不会是那个会掌控别人的人呢!”
于是,内在那个被压抑的面向就会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你就会开始吸引掌控欲很强的人来控制你、掌控你,你也会因此而愤怒或是感受到挫折跟沮丧。
所以,当你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早已上演“谁是老大”的戏码无数次,并且暗潮汹涌时,就要开始反诸求己的去看看,自己的内在到底有多少的自我要当老大!
把握满月的能量,协助自己看见内在的自我(次人格),释放掉权力斗争的旧有模式,不再让歹戏拖棚的戏码,重复上演在你的生命之中。
我们生来就是要享受快乐!我们生来就是要体验人与人之间爱的交流! (文/ 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