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笔记:追寻内心答案,像剥洋葱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有很多自己的功课。最近常引用的理论,就像“剥洋葱”一样。朋友给了一个附注:“还边剥边哭。”真贴切。

每一个灵魂都不断地在追寻,我们不断地去找我们心中的执障,去面对,然后释放。这就好像是演员在做表演功课,去找到剧本里的对白,每一句对白底下的潜台词。找到人的动机,才能分析角色性格。

而我们真正要找的,是每个人心中的恐惧。每件事情的背后,所有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一种恐惧在作祟。脑袋会告诉你:“那件事情不要再追问了,太可怕了,再问下去你会承受不了。”于是我们关起了心,换一种情绪去反应:愤怒、偏激、冷漠……你可以说那些情绪都是假的,可是也是真的。

做“释放”的功课时,每一阶段所执行的都不一样。必须先释放掉现世的恐惧,例如:对情感的恐惧、对物质的恐惧、害怕不被信任、被社会贴标签的恐惧等等。

释放完了,才能去释放累世。遇到一些朋友很困扰,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累世。认为所有的影响都跟累世有关。答案是也不是。没有勇气面对这一世的问题,如何从众多的累世中找答案?

像剥洋葱一样,我们以为我们所知到的答案是A,等到拨开了之后,其实还有第二层,第三层。越剥越难受,眼睛都无法睁开。但是你不剥开,永远只看到外表,什么也感受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长期的“表演训练”,练就了一双眼,常常看到他们在同样的逻辑里打转,也看到了他们内在思绪正在打架。可是,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反而希望自己生活更单纯而直接一点。

我曾建议一些一直明知故问的人:“何不放轻松,倒一杯茶,坐到窗边,再把你手上的灵性书籍再看一次。你问我的事情,那些书都有写。”然后他们囫囵吞枣的,一下子读完,甚至回我一句:“我没你那闲情逸致。”

问题就在这里,企图从别人身上获得支持自己改变的答案,可是自己却不肯给自己空间去找。这很像一个任性的人指着苹果树跟你说:“我要吃苹果,摘给我吃。”你为什么不自己上去摘,你已经看到苹果了,你却还要别人摘给你吃。

我们追寻身体最原本的动能,去找到内心最大的恐惧,去撕裂,去残酷的面对自己最千疮百孔的不堪,然后,你才知道要如何重新站起来。这与灵性的追寻是一样的。

有些朋友对于灵性的渴望,就像是溺水的人,紧抓住浮木。可是抓的越紧,却越容易下沉。为什么不放开手,自然而然就会浮起。灵性的美好,其实就是身边让你载浮载沉的水啊!随手可得。大家就别舍近求远了。生命之流会带你到哪个岸边,我们就顺流去那个岸边吧!总比溺死好啊!  (文/Sania)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