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首由农民工兄弟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多少人的辛酸和无奈。
今天,一个偶然,一本《图册》,让我再次共鸣。
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说人有五种需要,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在五种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当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拿什么来谈其他。
狭小的出租房里,拥挤的公交车里,是一张张疲倦、焦躁、压抑的脸。我们都无选择的溶入城市化的进程里。很多时候并不是追求体面的生活,仅仅是为了生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然而,在极速城市化吞噬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生活在城市化的背景里:有着同样的处境,同样的焦虑和无奈,同样的困惑与迷茫。
无感的生活早已偏离少时的梦,青春在城市中漂泊,无处安放。
埋怨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唯有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着。我是否该用艾利斯的ABC情绪调节法来调节一下自己那颗忧伤的心,此乃一句玩笑话。工作继续,生活继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个地方,安放了我的青春。
转载请注明和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