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患上了自闭症

  在生活方面异常低能,四岁才会走路,但却拥有超常记忆能力,精通从文学到历史在内的15门学科,能一字不漏背诵至少9000本书的内容。

  相信许多人对于一九八八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中那位患有自闭症的男主角印象非常深刻。而“雨人”的原型:金·匹克在生活中同样也是一位自闭症天才。

  目前,广东约有16万名儿童和“雨人”一样是孤独症患者。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症患者。更有甚者,许多家庭砸下重金也无济于事,面临着“求医无门”的困境。如何才能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窗”,成了很多医生的“心头之患”。

  家长自测:你的宝宝患有孤独症吗?

  从医学角度看,自闭症又称孤独症(ASD)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孤独症):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以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妇研室主任孙筱放教授

  小儿自闭症应在6岁前治疗,6岁后才治疗效果较差

  小海6岁才会叫爸爸,如今10岁仍没学会叫哥哥。据介绍,小海4岁前,父亲张先生一直以为孩子不过是发育缓慢,过几年就好了。之后看小海不爱说话,在幼儿园读了4年学习成绩仍不理想,张先生又以为小海智力有障碍,无药可医。9岁时,小海在普通学校读1年级,读了两年仍然只知1+1=2,不知2+2等于4。在老师的推荐下,张先生去樟木头某私立特殊儿童学校周应新老师处咨询才知道小海患的是自闭症,但10岁才来救治已太迟了。

  周应新是特教工作者,在东莞市樟木头某私立特教学校教育自闭症儿童。据周应新介绍,2~6岁是自闭儿的黄金治疗期:“自闭儿和智障不一样,有一些自闭儿在某些方面比正常儿童能力要高得多,比如记忆力等。”周应新说,“如果发现得早又能够有科学的介入,自闭儿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7岁之后再治疗,自闭儿能力提高的可能性就较小。”

  及时治疗能力明显提高

  小超在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治疗,如今7岁多的他看上去与常人无异:见到人时都会笑笑的叫叔叔、阿姨,语文、数学基础知识也很不错。父亲李先生说,之前他们把小超放在家里进行治疗,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如今在康复中心治疗后,小超已懂得被问话时回答相应的话了。

  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办公室陈主任说,小超经过治疗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今已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了。陈主任说,“可惜送过来还是晚了点,如果小超提前几年治疗,效果会更好。”

  据陈主任介绍,自闭症的原因暂时国内外都还没有权威说法,“医学上认为是大脑某一部分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心理学上又认为是心理发展遇到障碍。所以不能确定自闭症产生的原因。”但能肯定的是,自闭儿若及时救治能力可得到明显提高。陈主任进一步表示,“目前的问题是许多自闭儿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小孩患上了自闭症。许多家长在小孩2岁仍不会说话时还以为只是语言发展慢,也有家长以为是孩子耳朵出现问题等,若带到医院看耳科,但耳科医生未必能诊断出孩子患的是自闭症。”因此,陈主任呼吁市民在小孩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找专门的儿科医生就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