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静心去爱,悦纳自我

很多很多年以前,在某一个国家,有一个很有名的年轻画家,他决定要创造出一幅真正伟大的画像,一幅活生生的画像,充满着神的喜悦,一个人的画像,他的眼睛发出永恒的和平之光,因此他就出发去寻找那个脸上反射出永恒的天上之光的人。

那个艺术家一村逛过一村、一山游过一山地寻找他的目标,最后他碰到一个牧羊人他带着一双发亮的眼睛,面孔和表情都带着天国的韵味,只要看一眼就足够使他相信神存在于这个年轻人身上。

那个艺术家画了这个年轻的牧羊人的画像,这张画像被印成好几百万份,广为发售。人们只要能够将这张画像挂在他们的墙壁上就觉得很感激。

过了20年,那个艺术家变老了他决定再画另一张画像,他的经验告诉他,生活并非都是美好的,撒旦也同样存在人里面,他一直有一个想法,想画个完整的人,他已经画了一张神的画像,现在他想要画一张罪恶的化身。

他开始寻找一个不是人而是撒旦的人,他到赌场、酒吧和精神病院去寻找,这个人必须充满着地狱之火。他的睑必须表现出所有的罪恶、丑陋和残酷。

经过漫长的寻找,这个艺术家终于在监狱里碰到一个犯人,这个人犯了七次杀人罪,被判极刊,几天之内就要执行,在他的眼睛里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地狱的形象。他的眼睛射出恨,他的眼睛是一个人可能希望找到的最丑的眼睛,因此那个艺术家就开始画他。

当他完成了这张画像,他把以前的那幅画拿出来放在新画像的旁边作为对照,从艺术的观点来看,很难评判那一张画得比较好,两幅画都好极了,他站着注视这两张画,然后他听到有人在暗中哭泣,他转过头来看到那个被链条拴住的犯人在哭,那个艺术家觉得很迷惑,他问道 :我的朋友,你为什么在哭?是不是这些图画扰乱了你?

那个犯人说;我一直想瞒着你,但是今天我已经忍不住了,你显然不知道你第一张画像画的也是我,那两张画像所画的都是我,我就是20年前你在山里碰到的那个牧羊人,我哭泣是为了我这20年来的堕落,我从天堂掉到地狱,从神降到撒旦。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两个相反的面,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两张画像。在每一个人里面,神和撤旦两者都存在,在每一个人里面有天堂的可能,也有地狱的可能。一束漂亮的玫瑰花可以在人里面生长,一堆烂泥巴也可以堆在他里面;每一个人都在这两极之间摇摆,人可以达到这两个极端的任一个,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倾向地狱的那一面,那些幸运的少数,他们渴望永恒的东西,他们让神性在他们里面生长,他们是稀有的,我们能够成功地使我们的生活变成神的殿堂吗?我们也能够变成像那张有神韵的画像吗?

就拿这个问题,我来开始今天的演讲,你如何能够变成神的形象?如何能够把人的生活变成天堂,变成很美好、很和谐,而且带着芬芳?如何能够让人知道那不朽的东西?如何能够使人进入神的殿堂?

……

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超意识,达到内在自我的本质:性和静心。性是自然所提供的一个门路,性是自然的路线。我们不需要性的压抑,性的澄清才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性不应该只是达到肉体快乐的工具,它应该也是灵性提升的手段,性是一个瑜迦的过程。性能量的本质驱策它流向爱,但是“我”的障碍就像一道墙把它给挡住了,所以爱无法流动。不论在好人或坏人里面,在神圣或不神圣的人里面,这个“我”都是强而有力的。

一旦一扇门已经打开就很难再打开另一扇新的门,因为生命力的本性使然,一个人所有的生命力、所有的精力都会涌向它所推开的那一扇门。……如果要医好人的意念,可以在性这一扇门打开之前就创出一个新的管道,这个新的管道就是静心(meditation)。

到达无欲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超越性、所用的方法就是静心(meditation)。

第二个基本法则就是爱。

一个人能够把多少爱散布给他周遭的人和他内在成长了多少爱成正比,那些没有爱的人充满了性,他们满脑子都是性。一个人的爱越少,他的恨就越多,那些没有爱的人将会以同样的深度充满着嫉妒、一个人的爱越少,他就越会争斗。人们的烦恼与不快乐和他们在生活里缺乏爱成正比、一个人越是被烦恼、忌妒、虚荣和谎言等所吞噬,他的能量就越被削弱,因而变得很脆弱、很衰弱,他会一直很紧张,而这个粗鲁的、粗糙的,低俗的情感群唯一的出路就是性。

爱能够改变能量,爱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创造性的、流动的,它令人满足,爱的满足比性的满足更深,而且更有价值,知道那个满足的人将永远不会寻求任何其它的代替品,它就好象一个拥有宝石的人永远不会去寻找石头一样。

但是一个充满恨的人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他一直都不安静。他摧毁在他前进路线上的每一样东西,但是破坏永远无法带来快乐,只有创造才能带给一个人丰富的满足感,一个充满嫉妒的人是好战的,而且富有竞争性,但是这样永远无法带来满足,一个积极而带有侵略性的人只会侵扰别人。

深刻的快乐只能够由给予来达到,永远无法由取得而达到,抓住和囤积能够看到的每一样东西将无法带给头脑和平,但是它却可以由给予而获得,由有益的分配而获得。一个有野心的人希望由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他的心永远不能和平。但是那些不追求权力而追求爱的人,那些把爱分散到任何一个地方和每一个地方的人,会生活得非常快乐,他充满爱的程度就和他会在内心深处找到满意、找到深刻的满足、找到喜悦和成就感的程度是一样的,这样开明的人不会去烦恼性,他甚至不必叫自己不要在性的方向看,因为在性里面可以找到的满足和快乐对他来讲永远都可以从爱那里获得。

下一个座右铭:成长到具有充分的爱。我们应该崇拜爱,我们应该给予爱,我们应该生活在爱里面,但爱不只是去爱其它人。献身于爱是把一个人的整个人格装满爱,我所说的是爱的一个全然的教育,我们应孩能够在检起一颗石头的时候就像我们在提升起一个朋友一样,我们必须能够在与敌人握手的时候,就好象握住一个朋友的手一样。

爱没有经典,没有地图,没有字典,也没有一套原则。爱不是一种关系,爱是一种心境状态,它是一个人人格的主要成份。当一个人具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他的人性才能够表现出来。爱心会带来深深的满足感,深而且愉快的满足感。爱应该在你里面涌现……爱植物、爱人类、爱陌生人、爱外来的人、爱那些走向月亮和星星的人,你的爱应该一直在增加。

随着爱的增加,性在一个人生活里的可能性就会减少,爱和静心将打开那个到达神的门。爱和静心在一起可以碰触到神,然后无欲就可以开放在人的生活里,然后整个生命力就可以提升到新的信道,然后它就不会渐渐地流失,它就不会减弱。能量从内部上升,它在朝向天堂的旅途上升,现在我们的旅程是朝向低的层面,按照自然,能量只有往下流,流到性,但无欲是一个向上的旅程,爱和静心就是无欲的基本成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