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她!真爱还是报恩?

 

  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一个年龄比他大8岁的女人!

  家人都说,永远都不可能接受他们这段感情,因为他爱上的是一个值得爱、却不能爱的人;

  他说,很痛苦、很茫然,不知道别人遇到他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因为这个女人是他曾经的嫂子——哥哥的前妻。

  其实,这个情感故事并不是张睿(化名)主动要讲述的,而是他的家人打来电话,说张睿爱上的是一个不该爱的女人,而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曾经几度以死威胁,令家人非常担心,希望记者能帮忙联系心理专家,劝导劝导他。

  倾诉者:张睿(化名),25岁。毕业于某卫校,现在城南一私人诊所工作,去年考取医师资格。张睿说,他愿意把这段感情说出来,是想让家人理解他、支持他,同时也想让态度不明的她勇敢接受他。

  离婚了 嫂子不再是“嫂子”

  见到张睿时,他的姐姐一把抓起他的左手给记者看:一道血红的伤口赫然醒目!姐姐说,这是几天前张睿自己用刀划的,原因就是家里人都不同意他和李琴(化名)的事。李琴今年33岁,曾经是张睿的嫂子,两年前与张睿的哥哥离婚,现在带着10岁出头的女儿依然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姐姐的言语颇有些激动,“我们家里的所有人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俩的事的,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咋个丢人了?她以前是我的嫂子,但现在已经不是了。是我们张家人对不起她!”张睿与姐姐针锋相对。

  张睿家在广元农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由于家贫,哥哥、姐姐都没有读完高中便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帮补家用。一家人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张睿身上,希望他好好读书,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

  张睿11岁那年,年长他10来岁的哥哥张智威结婚,李琴成了他嫂子。张睿的姐姐说,李琴是个外乡人,还是个孤儿。或许是因为与张智威结婚,才有了家,有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所以她非常珍爱这个家庭。李琴是个好媳妇,做农活、照顾父母、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对李琴的人品,他们真是没话说,父母甚至说过,张家能讨到李琴做媳妇,是祖上积德修来的福气。但她的话语间也充满了对李琴的愧疚——

  张睿的哥哥张智威在与李琴结婚没多久后,就到深圳打工去了。而在农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张睿的姐姐结婚后,虽然每月也给娘家一些家用,但毕竟婆家也有了一大摊子事情,于是,家里的各种农活、照顾父母和弟弟张睿的事自然全部落到了李琴一个人身上。免却了后顾之忧的张智威靠着自己多年的拼搏,在深圳某厂博得了部门主管的位置。

  2008年的一天,张智威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说自己在深圳已经又另组家庭,要与在家侍奉父母、照顾弟弟已经12年的糟糠李琴离婚。这件事自然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张智威只是寄回一纸离婚协议,同意对李琴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甚至连人都没有回到广元的家中,就以行动再次表明了自己决绝的态度。

  这件事对李琴来说是一次痛彻心扉的打击,自己任劳任怨做张家的媳妇整整12年,换来的却是丈夫狠心的抛弃。但公公婆婆一直念着李琴的好,就在李琴拿着张智威“补偿”的3万元钱准备带着女儿离开张家时,两位年迈的老人挽留了她。他们说,只有她才是张家永远的媳妇,希望她能永远都住在张家。为此,两位老人和大儿子张智威的关系一度闹得非常僵,几乎到了断绝关系的地步。当新媳妇跟着张智威初次登门拜访时,许久不见分外挂念儿子的两位老人硬是用扫帚把对方赶出了家门。自从那后,张智威就再没回过家,不过每月仍给家里寄来家用。

  从嫂子过门时张睿11岁,到如今他已长成了25岁的青年,张睿把所有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说,小时候,他觉得嫂子是个漂亮的女人,对父母好,对兄弟姊妹好,又能干,他长大后也要找一个和嫂子一样贤惠能干又孝敬父母的妻子。在哥哥与李琴离婚之前,李琴绝对是他尊敬的嫂子,对嫂子他没有任何“非分之想”。而且在读卫校时,他还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已经交往3年了,感情很好。但自从哥哥与李琴离婚后,不知为什么,他对李琴就开始充满了一种疼惜的感觉。虽然在成都读书、工作,但他随时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尤其忘不了叮嘱李琴一定好好照顾自己。不知不觉中,他觉得自己似乎是爱上了李琴,开始对她日思夜念,很想用自己的爱去保护她。同时,自然而然的,他对成都的女友也渐渐冷淡起来。

  张睿说,哥哥已经和李琴离婚2年了,从法律上说,李琴早已不是他的“嫂子”了,两人相爱没有任何问题。哪晓得他想和李琴好的事情被家人知道后,却令他如陷芒堆,苦恼不已。一家人都认为,这事太荒唐!至于李琴究竟是怎么想的,张睿说,他不太清楚李琴的真实想法,但对方现在对他很回避。他坚信,李琴其实是愿意接受他的,只是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回避,所以他很希望能得到父母和姐姐的支持。但姐姐却说,张睿对李琴其实是一种报恩和同情,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张睿现在辨不清爱情和恩情……

  往事回放

  张睿11岁那年,哥哥张智威把身为孤儿的李琴娶进门。那时,张家经济状况比较困难,哥哥和姐姐因贫辍学,家人一心希望能把张睿培养出来。为了能尽量减轻家庭负担,早些贴补家用,中考时,张睿报考了卫校。但学费对张睿的父母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负担。得知此事后,李琴二话不说就把张智威寄回家的钱拿出来给张睿交清了学费。为了不让张睿在成都过得太拮据,她还每月省吃俭用拿出自己的积蓄,贴补小叔子,毫无怨言地供张睿读完了卫校。毕业后,张睿在城南一私人诊所找到工作,每月收入近2000元。张睿想在该诊所积累工作经验,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创办一家私人诊所,所以开始努力考取医师资格,连续考了3年,直至去年终于考取。张睿说他很明白,自己能完成学业,考取医师资格,这完全是家人牺牲后的成全以及李琴全心全意的支持。

  张睿工作后,除了租房以及日常开销以外,每月都会给父母寄去500元,此外还特别给李琴寄去300元,作为这几年来学费的“还贷”。但他没想到的是,当他把自己交了女朋友的事告诉家人后,李琴每月都会从寄给自己的300元钱里拿出100元为张睿存上,说是为他今后结婚存的“聘礼”。

  嫂子如此善解人意、不计回报,张睿很感激。他说,自己一直以来认定的择偶标准就是要娶一个“像嫂子一样善良而贤惠的妻子”。

  心理问诊

  真爱还是报恩?

  张睿:2008年,哥哥和李琴离婚了。我发誓,在他们没有离婚之前,我对李琴绝对只有敬重之情,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因为李琴的人品好,所以我要求将来我的妻子也要是一个心地善良,对家人好的女人。可以说,李琴是我择偶的一面镜子。

  但自从哥哥抛弃李琴后,我就有点恨他了,是他对不起李琴;同时开始对李琴特别关注,关心她的喜怒哀乐,关心她的生活,好像会随时都想着她,猜想她此刻正在做什么……女朋友和我在一起时,我也心不在焉,有点心猿意马的感觉,总想往家里打电话,其实是想和李琴说说话。

  3月份,我把父母和李琴接到成都来玩,我觉得和她在一起时的感觉比和我女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好多了。我觉得,这种感觉才是恋爱的感觉吧。他们回去后,我就向女朋友提出了分手,然后鼓起勇气把我的想法先告诉了李琴。

  我觉得,李琴对我应该是有感觉的。她是个孤儿,渴望爱,而我能给她爱,给她真正的幸福。但不晓得为什么,她却开始有意躲闪我。我想,她对我的感情表现得很迟疑,是因为我父母和家人都很爱她,这份亲情对她相当重要,所以她才不想顾此失彼。我只得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和父母,希望他们能支持我,哪晓得他们坚决不同意,还说什么“丢人”、“乱伦”之类的。其实,如果现在我们在一起,没有任何道德上或者法律上的阻碍,她已经离了婚,不再是我嫂子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

  是的,为了使得家人能同意,我以死相逼过,我想用死来证明我对李琴是真爱,与报恩无关。我也想对李琴说,不要去管世俗的眼光,勇敢地和我在一起,你会幸福的。如果我们在一起了,我就把她接到成都来,过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不用再去担心别人的闲言碎语。

  姐姐:张睿和李琴的事,我们全家人是坚决不会同意的。李琴确实是个好女人,这样的女人在农村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但她毕竟是张家的大儿媳妇,我们不能允许张家的两个儿子都娶同一个女人,我们丢不起这个人啊!

  俗话说,“长嫂如母”,李琴对张睿的好,在我们看来就是嫂子对小叔子的好。既然大家是一家人,对家人好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哥哥和李琴离婚这件事,张睿一定不会出现目前这种情况,可见他是出于可怜和同情。而我们也很同情李琴,不然我的父母不会忍心不认我那个兄弟的。现在张睿对我们的话完全听不进去,铁定自己是“真爱”李琴,我们觉得他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分不清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仅和相处3年多的女朋友分了手,现在更发展到以死相逼,这种情况令我们非常担心。

  陈清华(心理专家):爱情、友情、亲情……人们对于每一种感情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爱情之所以会令人疯狂、痴迷、不顾一切……是因为爱情的“情”和其他的“情”有着本质区别。这种情意是产生于心灵深处的,只能用心灵去感悟和领会。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如果心中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馨,那就是喜欢;如果其中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那便是爱。

  李琴从小是个孤儿,她很渴望也很珍惜“家”和“亲人”的感觉,对家以及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做到了无私付出,她对张睿的好应该也是一种亲情的自然表达。相反,张睿的个人意愿则比较强,而李琴对这件事比较回避。我认为她现在比较享受“家”、“父母”和“亲人”的感觉,不想轻易破坏这种稳定的幸福。所以我建议张睿,如果真为李琴着想,就不要再以死相逼。因为真爱是两个人从心底迸发出的火花,相爱的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独立的个体,不是单方就能操控的。并且,爱一旦说出了口,就变成了誓言和承诺,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经认真思考就轻易拔出,说不定会伤了自己,又伤了别人。

  或许,等张睿真的实现了自己开一家私人诊所的理想,心智更成熟一些,他会意识到真正爱情的责任,能够理性地分清自己的感情中,爱情与恩情到底各自占了多少分量。或许到那时,这份感情早已被他付之一笑,又或者依然盘旋心底,那时的他会清楚,自己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