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正是饭点,客人满座,所以菜上的特别慢。朋友急着赶飞机,这个着急呀!一个劲地催:“服务生,我们这桌的菜,怎么还没有上呀!”。
可是,服务员要不装作根本没看见,要不说声“好。”然后假装匆匆去了,其实也就围着柱子绕个圈,就兜回来了,根本没去后厨。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来,都没什么动静 “要不,没上的菜就不要了吧!”朋友焦急地嘀咕。
我微笑地轻拍一个刚准备从我们身边匆忙溜过的服务生,“姑娘,麻烦帮催一下菜,我的朋友要赶飞机,快来不及啦!”
服务生停下来,认真看了我一眼,板着的脸也露出了一丝微笑:“好的!”在她快转身时,我又轻轻对她说了一句话。只见她加快脚步,冲向后厨,不下一小会,咱们的菜,齐啦!
我的朋友们,好奇极了,他们一个劲问我:“为什么你一催,就这么快!难道这催菜,也有什么诀窍吗?”
其实,我只不过使用了四个非常简单的小技巧而已:
一、别人叫“服务员”,我叫的是“姑娘”。
“服务员”的称呼,本身就明确的表示了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是一种你我双方的关系。虽然这么称呼,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在服务员看来,“服务员”的称呼,从心理感受上,是有距离感的。其次,所有顾客都是这么称呼的,她为什么要为你,多付出或者提前付出一份额外的劳动呢?
而“姑娘”的称呼,相对“服务员”的称呼来说,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让她感受到在你眼里,她不仅仅是为你服务的服务员,还是一位女孩,一位姑娘。简单一个称呼,暗示了你对她的尊重和重视,虽然在那一瞬间,她不见得想的这么多、这么细,但是这份“不同”的心理感受,会在瞬间感染她,令她很舒服。
二、是别人催的时候,是没有表情或很不耐烦的甚至是在抱怨的,而我们是微笑和尊重的;
不耐烦和抱怨态度,本身就是容易让人产生排斥心理的,别说这么多人都在这样不断的催促,她看到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排斥甚至逃避的心理,唯恐躲之不及。虽然她在做一份服务的工作,但是她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小姑娘啊,我们的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在给她一份心理的温暖的同时,也会为我们自己多获得一份方便的。
三、我不是仅仅说一声,还轻轻拍了她的肩膀一下,这是一个友好的表示,也暗含着对她多一份的重视;(轻拍仅限于同性之间)
这一下轻拍,就能够自然地加重她对我们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一个,加深她对我们急切需求的印象,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她在匆忙应付各桌催促中,忘掉我们的需求。
第四,在她快转身时,我加重语调,说了声:“谢谢你!”。
多加上一份真诚的尊重和感谢,加上一份温暖的“催促”,将心比心,她自然认真听取我们的需求,会优先帮助我们了。
呵呵,都是社交心理的小小技巧而已,四招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热情的“化学作用”,引起服务员的快速响应。
归纳起来,道理其实非常纯粹:那就是,不分行业,不论地位,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是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服务人员的麻木,经常是由于长年累月,过于频繁的与人打交道,疲惫、焦躁、繁琐消磨了她们的微笑和耐心。但是,哪怕她做的再不好,她也有绝对的自尊,如果您能多付出一份理解和尊重,多付出一份关心和爱护,有谁会拒绝呢?又有谁愿意忽视呢?
与人玫瑰之手,犹历芬芳。奉献给别人一个花园,别人将回馈给你一个春天。这是情感和生活的魔术。
听闻我的解释,在坐的朋友们很有感触,往往生活和工作的繁忙,使我们待人处事时,寻求他人帮助时,失去了细心和耐心,我们把别人的帮助,想得理所当然,缺乏理解他人的处境的心情和善意。
我们在苛责服务行业的时候,请一定要换位思考,才能发自心底地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才能为自己获得更真诚的回报和服务。
话题说到这里,席间有朋友想起一个故事,给我们说了起来,故事大意是他们几位同事,在国外某窗口,排队办理一个手续。排在他们前面的一位仁兄,生怕办的不顺利,满脸赔笑,笑的都快谄媚了去了,还外带点头哈腰的,结果人家还是冷脸相待,几乎不待见他,差点没办成。轮到后一位男士,一副淡定从容的笑模样,三分钟就搞定了所有手续,为什么,同是对人笑,差别会很大呢?!
同事非常郁闷,他问我:”后一个男士长的也不比前一个帅呀,但为什么,他不但办的快,临走前,办事的工作人员,还冲着他回了一个微笑呢?!”
呵呵,其实呀,道理非常简单,同为”笑容”,给人感受会天差地别呢。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交技巧。如果您的笑容,是那种“谄媚讨好式”的,就会给人一种不理直气壮的感觉,尤其是去办手续性业务时,办事人员会觉得,如果您不心虚,如果您没有什么不符合规定的,您为什么要笑得跟“假花”似的呀!人家还没开始为你做事呢,对你心中已经带着“偏见”了,当然就很容易“碰壁”啦。
但是,如果您的笑容,是坦荡、纯净的,象冬天暖暖的太阳那样,您站在那里微笑着,她坐在那里,感觉,象被暖阳轻轻笼罩着似的,她的直觉,就会认为您是阳光、坦然、正当、不容易有问题的。那么,理所当然,您的事情,也会办的更加顺利一些了。这里蕴含着非常奇妙的心理暗示原理。
那么,在社交心理学中,怎样微笑,才能赢取别人真挚的帮助和回馈呢?其实超级简单,那就是真实的微笑!用您与人为善的心,真实地微笑。
请您拿起镜子,如果您的笑容,自然松弛,亲切平和,面部肌肉线条不夸张,双眸中浮现着淡淡的神采,自我感觉很舒服,呵呵,OK,就是这种微笑。
如果笑起来,嘴角很累,颧骨处肌肉线条夸张,眼光过于炽烈,都是自己累,别人看着也累的“假笑”,不但没有用处,还会搞砸了事情哦!
所以,用自己平等、快乐、自然的微笑,来赢得真诚、快乐的接纳吧!用力过猛,别人累,自己也会更加疲惫呢!
咱们再说,现在有些“职业微笑”训练的方式,其实是非常不科学和强人所难的,您教姑娘们学习“假笑”,她就会很容易产生“微笑疲劳”,经常被迫“假笑”的人,甚至非常容易滑向“”,严重的,将再也无法继续从事同类工作了呢!
真正的“职业微笑”训练,首先不是教人怎么笑,而是在引导人们深深爱上自己的职业,爱上自己的责任,拥有高贵的心灵,在神圣的“使命感”中,人们由心而生的情感和微笑,才是真实、自然、持久的,才是拥有无限感染力的!
与人友好相处的技巧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陆续谈到,但是,再多的交往技巧,看似技巧,其实都是做人的道理:不要轻视任何人,不要小瞧任何人。与人友好相处,只有二个字的“真经”,那就是“真”和“善”,您让别人感受到您的“真实”和“友善”,感受到您发自内心的尊重,您就能收获到别人的关怀、尊重和帮助。
切记,鲁莽粗鲁,说话不过头脑,不注意说话方式,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过度谄媚和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善”。
“真”是一种大方、坦诚、得体的;“善”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友好,令人不敢低视的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