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本来是件惬意的事情。但据日前英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不少人懒得已经到了几近病态的地步了。
在这项涉及2000多人的调查中,73%的人懒得过性生活,64%的人懒得和自己的孩子玩耍,59%的人不愿走楼梯,还有人在电视机遥控器坏了后,宁愿看乏味的节目也懒得走过去手动换台。
不仅是英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懒病已经成为了一大“后现代心理疾病”。从表现上来说,“懒病”已经渗透到了心理的知、情、意、行各个环节中:有人是疏于自我管理,一天除了电脑一开机一关机什么都干不了;还有人是懒得动,出门打的,吃饭叫外卖,上楼坐电梯。
究竟是什么让人越来越懒呢?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给惰性心理带来了可乘之机。一方面,网络的便利、通讯的简易以及物质的丰富,这些都让人的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满足,加上人类追求轻松愉悦的本性,“勤劳”逐渐被人遗弃;另一方面,懒惰可能是心理厌倦的体现,可能是人们对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大爆炸的一种消极抵抗。
不管怎么样,全自动化对人类本身肯定是一种灾难性的考验。要克服懒病,用积极健康的行动来抵御懒惰,人的生活才能变得健康快乐、健康长寿。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