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效应

  又称配套效应。

  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 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法国人丹尼·狄德罗正是 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才华横溢,不但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还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思想巨人。

  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 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长袍 ,狄德罗非常喜欢。于是,他马上将旧的长袍丢弃了, 穿上了新长袍。可是不久之后,他就产生了烦恼。因为 当他穿着华贵的长袍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时,越踱越觉得 那张自己用了好久的办公桌破旧不堪,而且风格也不对 。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够跟自己身上这件漂亮的长袍相 搭配呢?

  于是,狄德罗叫来了仆人 ,让他去市场上买一张与新长袍相搭配的新办公桌。当 办公桌买来之后,狄德罗神气十足地看着自己的新书房 。可是他马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挂在书房墙上的花毯针 脚粗得吓人,与新的办公桌不配套!

  狄德罗马上打发仆人买来 了新挂毯。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椅子、雕像、书 架、闹钟等摆设都显得与挂上新挂毯后的房间不协调, 需要更换。慢慢地,旧物件挨个都更新完了,狄德罗得 到了一个神气十足的书房。

  这时,这位哲人突然发现 “自己居然被一件长袍胁迫了”,更换了那 么多他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于是,狄德罗十分后悔自 己丢弃了旧长袍。他还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题 目就叫《丢掉旧长袍之后的烦恼》。

  整整过了两百年之后,在 1988年,美国人格兰特·麦克莱肯读了这篇文章 ,感慨颇多。他认为这一个案具有典型意义,集中揭示了消费品之间的协调统一的文化现象,并借用狄德罗的 名义,将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 。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女经济学家朱丽叶 ·施罗尔出版了《过度消费的美国人》,在这本 畅销书中对这种新睡袍导致新书房、新领带导致新西装 的攀升消费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后,“狄德罗 效应”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被运用了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