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论心理学家说﹐人类向来就受过“威胁”的训练﹐以害怕响应威胁是生存之道;也就是说,心存一点点恐惧有益健康(嘻!什么东东呀?)。不过﹐渥太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布拉德温说﹐害怕的心理加剧到某种程度﹐或变质的时候﹐就变成病态了。
例如﹐他说,大多数人认为稀松平常的情况﹐你却认为极端恐怖﹐这就叫做“不健全的焦虑症”;恐怖片里面﹐剧中人连对邻居讲话都害怕的情况,即是如此。正常的害怕心理可以训练我们应对真正的威胁﹐这点从野生动物的例子也可看出。马里兰州贝色斯达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史渥米说﹐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看到蛇﹐目不转睛的跟它相瞪眼﹐通常都活不长命;如果母猴教得好,凡事小心谨慎的小猴子﹐反而不容易早死。
佛大学心理系主任卡林说﹐养成凡事稍微害怕的心理﹐有个重要的作用:教我们明白四周环境里﹐有些东西必须十分注意、十分小心﹐这本领是可以训练的。密西根大学教授的中古史专家米勒最近才出了一本书“神秘的勇气”﹐从历史观点阐述畏惧心理。书中指出勇气其实是害怕的“幻影”﹐只不过被“荣耀化”了。
米勒研究了好些英勇武士的背景﹐结论是:“刚猛”不是正面的特性﹐而是负面的特性﹐缺乏自省能力的人才具备这种特性。他说,“大部分人都不是刚猛之士﹐也就是不勇敢、心存畏惧的普通人﹐只愿面对少许的可怕状况﹐而不愿不顾一切地豁出去”。
他说,“面对的可怕状况不致造成生命危险的话﹐我们反而认为具有娱乐效果呢!大多数我们喜欢的娱乐﹐不就是有一点点危险吗?”
万圣节的时候﹐当妈妈和姊姊的﹐让儿子、弟弟戴鬼面具吓一吓﹐照这些学界人士的说法﹐只要不太过分﹐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切记,装神弄鬼过节﹐不要玩得太过火﹐否则真的会把人吓出病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