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女声究竟快乐了谁?

  现在,还有谁不知道曾轶可呢?

  凭着中性化的身材、见仁见智的才华和充满非议的唱功,在各大评委的保驾护航下,曾轶可让人大跌眼镜但却又是意料之中地坐上了2009快乐女生十强的宝座。要是她日后夺冠,都不会有人奇怪。

  调查网页上显示,有70%的网友对于她的晋级表示“抓狂,简直看不下去了,恨不得砸了电视”;17%的网友表示“很开心,喜欢她”;余下13%“不关心”。从此江湖,挺曾派与踩曾派势如水火,娱乐圈口水仗风起云涌,曾轶可一战成名,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走音女孩被成名为话题巨星。

  挺曾派和踩曾派最大的焦点还是在曾轶可的“绵羊音”,但是不分地域、不分种族,只要是按人类的标准来讲,曾轶可的歌声,怎么都可以算是走音和跑调的标准示范。

  看看网友的辩论吧,确实是各说各有理:

  挺曾派:

  ——在现在的娱乐圈里,已经很少在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了,不知道那些讽刺她的人,在你们心里,难道就没有那么一点点的纯真了吗,就算她是装的,她做作,可那是我想要的。

  ——支持轶可姐姐,不许你们说她坏话,哼,有本事你们也参加“快女”额,唱么不会唱,只会在这里JJWW,有本事你们也写首歌,不会给我闭嘴

  踩曾派:

  ——完全谈不上欣赏~!!根本没有可欣赏性~~~~如果水平实力差~~~就拿味道说事~~~那放只狗上来叫两声~~~~比谁不另类?~~~比谁不有味道?~~ 

  ——曾可子她有什么特点?她的特点是什么?是倒公不母?是嘴巴大?是声音弱智?还是总体看起来吓人?她能进入二十强,我觉得不可思议,就她那点傻兮兮的样子,她的样子给我视觉上严重的带来了冲击,她的声音给我带来了耳朵的侮辱,这样的人能当快女?滚吧。

  ——我觉得她是个很有灵性的创作俱佳的 带点自己的小邪劲 但是我真的觉得他不适合自己唱歌。

  如此鲜明的两派纷争,引发了很激烈的争辩,主要原因还是两派的审美心理不同造成的。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 ,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

  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的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心理机制。

  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这是个与“距离说”相反的过程。前者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或者拉开了非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