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地位确实越来越受重视了,过去只是给女人们和孩子们过节的男性,除了开始慢慢享受“父亲节”这样的“舶来”的幸福,更有些人倡议了好几年称:要将每年8月的某一天定为“男人节”。
虽然这个节日的认知度还很低,就连大部分男人本身也表现得漠不关心,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以此为借口来探一探男人内心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健康,他们都在做些什么?
健康时报记者对20~50岁各年龄段的男性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显示,20~30岁男性中70%选择“事业”,30~40岁男性80%的认为“健康”最重要;40~50岁的男性中,80%选择了“家庭”。
20多岁怕失眠,30多岁怕啤酒肚,40多岁什么都怕
视力模糊警示易被忽视
如果有抽烟、酗酒、经常熬夜等不良习惯,男人的衰老其实从20岁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身体健康出现的警钟,各年龄段的男性有不同的认识。20~30岁人群看来,失眠和颈椎痛意味着身体欠佳;30~40岁则以外形来判断,例如啤酒肚,其次,是失眠和性能力下降,最后是视力模糊、颈部疼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运动时如果体力突然不济,或出现供血不足也说明身体状况不好。而40~50岁的人群相比较而言,其他的都关注了,除了性能力下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说,中年男人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得病永远是老年人的事,可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疾病提前体现在中年男人身上了。
国际上判断男性衰老有十个标志:视力减退、头发减少、心脏功能变弱、听力减弱、供氧及耐力变差、肺功能减退、脂肪大量增加、性生活频度变少、阴茎勃起角度变小、肌肉与骨骼退化。一旦提前出现这些标志,则说明男性进入早衰。
从调查结果来看,30~40岁的人群将视力模糊不当回事,而40~50岁的人群则不重视性能力下降,实际上这两种症状在调查项目中属于尤其应该注意的早衰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海男科研究所曾做过一份调查,上个世纪80年代,45岁以下出现更年期症状的男性为10%,现今高达20%,比20年前翻了一番。而在首届亚太男科学论坛上,专家也早已提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已成困扰男性健康的严重疾病,且有低龄化趋势。
那么,如何预防早衰呢?专家给广大男性支招:保持平静快乐的心情;拥有宽阔包容的胸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有病早治,防止肥胖;戒除烟酒,适度运动。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招数,如果能够真正地做到坚持,早衰完全可以预防。
40岁以下向亲友倾诉,40岁以上靠工作转移
年龄越长越不擅长排解烦闷
不要以为找闺中密友倾诉是女人的专利,如今男人心情不好也喜欢找人说说。调查显示,40岁以下的男人多数选择向朋友或家人倾诉,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排解不良情绪,其次才是以运动的方式。而40岁以上的人群则多数选择转移到工作中,其次是通过做喜欢的事来排解不良情绪。
对此,副研究员周林认为,由于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长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到与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脱节,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而一向以家庭乃至社会支柱自居的中年男人,其失落感与灰色情绪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在如何排解不良情绪上,40岁以上的男性首先需要学会向别人倾诉,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是比较有效的能快速解脱自己的方法,不管是否能获得有益的帮助;然后是做喜欢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良性的方法,能在充实自己的同时给予自己快乐的氛围,从而忘记不好的事情,这种方法对人对己都不会造成伤害。而运动法也不错,在健身的同时通过调整全身的状态获得好心情,只是带着情绪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相比较而言,40~50岁的男性首选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工作中,这种做法是有害的。看似努力工作,其实心里怀着沮丧、敌意及种种不好的心情,基本上无法集中精神,也不可能会有什么灵感出现,这种状态不可能出成绩,相反还可能耽误了工作。
不过,选择这种方法也与年龄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生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因为,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向上升,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可称为“中年剪刀”的轴。中年男人在这个时候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情感危机等,在这种情况下,40~50岁的男人往往很少有亲密的朋友,也不愿意与自己的下属有过多交往,所以多数不会选择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