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静坐的时候,对即往的生活做了一个回顾,尤其对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以后的心路历程做了一个回顾。
我想我能够理解,大多数人(包括心理咨询师本身),都认为心理咨询师手上掌握有幸福人生的真理;我能够理解,大多数人(包括心理咨询师本身),都认为通过学习和适当的努力,我们的人生是可能“兜得拢”的。
当这种幻想破灭的时候,一个人遭受的打击是很大的。事实上,大部分人会努力维系这一幻想,即人生是“兜得拢”的;通过努力和学习,我们是可以“成长”的;一切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心理学正是这未来幸福蓝图的指南针。
无论怎么努力维系,我想,破灭是迟早的事。而且,早比迟好。等到临老临死的那天,才发现一切都没能“兜得拢”,回顾当初,惘然一梦,可能那时候你会问,我的这些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花费的时间、心血和精力究竟有没有意义?或者,早知如此,我当顺其自然,无所追求地度过一生,方才障显了生命的真本色,没有违背自然的本意?
什么是“成长”?努力适应社会,在世俗生活中取得“成功”是一种成长;还是返朴归真,平淡自如是一种成长?或者,是在这两者当中取得平衡?
不要藐视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不要任何哲学也是一种哲学;而一个人连自己基本的世界观都没搞清楚的时候,他(她)就不可能是成熟稳定的。
心理学是试图加强分别心的,还是试图消泯分别心的?
把事物分为好和坏,在精神分析里叫做分裂的防御机制(这里的分裂与精神分裂的概念不同);那么,把心理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呢?
谁能够建立一个健康的“标准”呢?
哥白尼健康吗?鲁迅健康吗?李白健康吗?陶渊明健康吗?
我今天的生活,当然比07年以前的生活好了很多。有平静,有温暖,有爱的生活就是好的,这些发自内心,不假他求。
但我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好多“造作”(此刻写文章的行为也是一种造作),这些“造作”使我依然在轮回中浮沉。
我不是想否定心理学,否定也是一种造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如果你恰逢某一人生阶段,心理学也可能刚好帮到你。正因为它有一些作用,它才存在;就好象西医一样,你不能说它没作用,但整个西医的价值理念和大自然的规律是有所违背的。西医是医术,却不能成为医道;不符合“道”的医术,都是逆天而行,有很大负作用。此刻救命,往后致命。
心理咨询要超越“术”,上升为一种“道”,难啊!
难是难,未必是不可能。